立于陈蔡旷野的暮色中,衣袂卷起黄尘)
孔子抚着空悬的玉玦时,想的或许是:
**“天丧予?”**——
非怨天命,而是惊觉麒麟被狩的痛
(他肋骨间正回荡着《韶乐》崩断的余响)
> 看那东门下踉跄的身影:
> 怀中粟米袋的破洞漏出六国星图,
> 足下开裂的舄履渗着泗水浪纹,
> 后生们饥饿的肠鸣里
> 有尚未成型的《春秋》在胎动
(风沙突旋成周礼佾舞的阵型)
**他笑“丧家之犬”的形容何其真切——**
家庙坍圮的梁柱早化作满地简牍,
追着仁义的车辙跑成瘸犬,
反比高冠玉珮时更近“仁”的骨相
(抓起黄土任其指间流泻如漏刻)
那瞬他当见:
陈国稚童谣唱的“凤兮凤兮”,
原是自己尾羽凋零的谶语;
楚狂接舆割裂的衣襟飘带,
竟是后世儒袍的经纬线头
(暮色四合中忽举枯枝击节而歌)
**所思在此:**
“累累若丧家狗?”
——正好!
且看这丧家之犬
如何叼着崩坏的礼乐枯骨
跑成贯穿二千年的
血脉长河
(歌歇时星斗坠入他补丁的破袖)
后来长安城朱雀门前
百官捧笏山呼的“万世师表”
不过是东门下
那条黄犬抖落的
**一粒虱子**
【 在 genetics 的大作中提到: 】
: 惶惶然如丧家之犬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01.9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