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ansys版本会对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说得再具体一点,很多人可以帮你算。
【 在 wh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 外接圆直径为10mm、高度为20mm、厚度为0.1mm的正六边形,用下端固定约束、上端压头施加1KN的力,计算得到的最大应力结果,20R1得到的是32MPa,19得到的是600MPa,其它条件都一样,这是怎么回事?
: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Redmi K30 Ultra」
--
FROM 221.11.20.*
厚度0.1mm的时候,单元尺寸大于0.1没事。
--
FROM 221.11.20.*
一般材料试验机做拉伸试验那种加载速度,算静态就足够了,不用算动态
【 在 wh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 就是模拟材料试验机压缩过程。被设置成7e-4,应该是不对的。加载没那么快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Redmi K30 Ultra」
--
修改:rar FROM 221.11.20.*
FROM 221.11.20.*
六边形铁片,还是六边形的管?按说这种简单的问题,基本都是用户自己的问题
【 在 wh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 外接圆直径为10mm、高度为20mm、厚度为0.1mm的正六边形,用下端固定约束、上端压头施加1KN的力,计算得到的最大应力结果,20R1得到的是32MPa,19得到的是600MPa,其它条件都一样,这是怎么回事?
: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Redmi K30 Ultra」
--
FROM 221.11.20.*
载荷加哪里?怎么约束?
【 在 wh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 管。
: 是的。不熟悉,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Redmi K30 Ultra」
--
FROM 221.11.20.*
一直没明白是沿着管子轴线加载还是径向加载?
【 在 wh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 用dyna的话,是用的上下压头,下压头固定,压头和管之间摩擦约束,静摩擦系数0.15,动摩擦系数0.1
: 力加载上压头往下,上压头和管之间也是摩擦约束,摩擦系数一样。管材料选结构钢,上下压头选刚体。
:
: 也用静力学做过,管上下面施加力。
: 无论哪一种,计算结果感觉应力对,变形不对。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Redmi K30 Ultra」
--
FROM 221.11.20.*
这种结构,轴向应力的理论值应该是333.3MPa,最高应力出现在固定约束的尖角处,数值与网格尺度有关,弹性模型没有准确的值。
【 在 wh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 轴向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Redmi K30 Ultra」
--
FROM 223.104.204.*
0.0338mm
【 在 wh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 形变呢?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Redmi K30 Ultra」
--
FROM 221.11.20.*
0.0388mm和333.3MPa都是没有管子一端径向约束的结果。如果管子一端径向有约束,最高应力就只与网格密度有关,并大于333.3MPa。
【 在 wh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 外接圆直径为10mm、高度为20mm、厚度为0.1mm的正六边形,用下端固定约束、上端压头施加1KN的力,计算得到的最大应力结果,20R1得到的是32MPa,19得到的是600MPa,其它条件都一样,这是怎么回事?
: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Redmi K30 Ultra」
--
FROM 22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