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提供这么多信息,我个纯外行都很容易猜出来是哪个。。。
【 在 vinbo 的大作中提到: 】
: 版上版友都知道,我日常花很多时间在各种seminar上,而且在seminar上发言也比较积极,不懂就问,比较喜欢challange. 有时候输,有时候赢,输的时候,自己能学到知识;赢的时候,让对方学到知识。我小学的时候读到过华罗庚的一段话,大体是说:国人都说不要班门弄斧,我却赞成要班门弄斧,弄斧到班门,在强者面前暴露自己的缺点,才能使自己更快地进步。从小学到现在,华老的这句话早已成了我的习惯。我的小学数学老师很喜欢我,初中数学老师也很喜欢我,但是高中数学老师在我指出他们的错误之后,却日常嘲讽我,造成我的反感,也是我高考失利的不重要的一个小因素吧。我现在还记得,某次在版面自曝线下diss鄂维南院士,然后被反diss的尴尬场面,当时鄂老师还说:看你不服气的样儿。然后大礼堂一片人回头看我。虽然尴尬,但是学到了东西,我觉得这是教与学,或者学术交流的正常场面。再举一个场面是Leonid Fridman(SMC巨佬)某次和我私下约见的时候,说:"I see that you are not fighting me, you are trying to understand." 甚至在最后说"Maybe, you can come to my school", 但最后由于我个人原因未能成行。
: 我是搞控制的。(国内控制水平其实偏弱,但是在海外发表论文数却很多。跑题了。)国内的控制学者,一直以来我的偶像只有两个人,吴宏鑫和C老师。尤其是C老师,在网络上看到的他和学生的一些故事,我一直相信他是控制界人品最好的人。而且他的工作也是国内少有的的独创的重要工作。一直幻想,如果能有机会在C老师实验室该多好。今年6月听了C老师一次线下报告,其实是第3次了。之前只是知道一下有这么个东西,但是这次报告和上一次报告的内容我觉得已经和几何力学有紧密联系了。大家知道,理论力学里面用分析力学可以用力学reproduce pseudo Riemannian geometry的(见Marsden&Ratiu的textbook),黎曼流形里大量用connection and curvature的张量分析,计算不方便,而这个理论恰好在计算张量上有优势。所以在to do list里面把这个理论提上了日程。恰赶上今年8月C老师在L大学组织了暑期学校,我全程线上参加了,而且提问的也很积极。确实学到东西了,这个理论很好用。但是最后一天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团队举的一个飞船对接的例子并不适合他这个理论,然后也在当场提出了。C老师当时跳过我的话头,又举了电机模型和超弦理论,我对这两个例子现场没反应过来。于是暑校结束。在结束当天晚上,我发现上面电机模型也不合适,然后把分析过程用邮件发给了C老师。
: 在这之后,我每隔4到5天都会发一个邮件给他,一共发了4封。其中第2封是他网页上有个slides的严重笔误,我觉得被看到会被人笑话的程度,然后发邮件提醒修改一下。第3封是某天,突然发现他对自己的原始定义的一个一般化定义是not well defined的,这件事情后果非常严重,严重到他的团队的最近5年的所有发表工作可能都会作废,其中包括两本书,而且大概10几年来的发表工作上的定义都需要改回去。所以我的措辞也严厉了一些,用了serious, fatal, must be discarded的字样。发出去之后其实我对最后一个后悔了,应该用have to be abandoned and back to the previous definition 会好很多。 第4封是我6月份问他的一个问题,他当时也觉得很有趣,暂时无法回答我,说回去画一下才知道。我上了暑校之后,可以自己画了,画完了把结论告诉他,很遗憾,这里没有之前预想的好玩的结果,也很正常。
: ...................
--
FROM 223.10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