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媳妇看病,也都是找的评价比较好的中医,但发现一个问题,看的这几位中医,基本上都是以问为主,就是我们向医生描述症状,整个看病过程80%的时间是我们描述病症,10%的时间是大夫问问题,10%的时间是望和切,望就是单纯的看一眼舌苔,切就是单手切脉大约15-30秒,没有闻这个环节。我感觉这几位中医大夫基本上就是通过问来确定病症。我以为看中医是大夫通过综合望闻问切来判断病人是什么问题、什么病症,然后对症下药,为什么目前看起来主要是“问”呢?
我媳妇的病症:
1. 最难受的是身体颤动,以躯体为主,带动四肢,大部分从外部观察不到,长时间静止时比活动时明显,尤其刚睡醒时特别清晰,稍作活动后感觉缓解。
2. 心悸,身体易受外部扰动,感觉一点小事甚至无理由全身一阵紧张酥麻,偶尔肉皮有点疼,就像要上台或者特别感动那种,心跳加速,刚睡醒时感觉心跳有由慢到快的过程,有时过两分钟可自动恢复,有时需要起来活动一下。似乎感觉紧张时间有周期,原来下午3-5点较明显,现在中午1-3点明显。晚上回家后和周末家务活动好一些。
3. 颈椎疼痛,视物模糊,肩和脖子僵硬,后脑勺发紧脑袋发蒙,类似供血不足的感觉,在家活动不明显,外出散步明显。
4. 偶头疼,血压不稳,低压在80-95,高压在116-135
5. 入睡快,早醒,第一觉4-5小时,一般3-5点之间醒来,由于抖动心悸再入睡有时较慢1小时左右,睡着后还能睡2-3小时。现在有点害怕睡觉。
6.有时忘小事。
7.腿关节附近肌肉偶跳动。晨起时肩背发僵,手腕关节响,眼皮略肿,活动几分钟缓解。
7.以上症状轮番出现,时轻时重,经期前比较严重,经常想哭,哭后一天感觉上述症状有缓解。
--
FROM 114.2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