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教室里升炉子的记忆
小时候家在城郊的工厂,借读在旁边的村小,家里有暖气不会生煤火,教室的炉子都是村中的同学负责看管,老师安排这种值日时会把借读的同学排除。只记得教室里有蜂窝煤燃烧时稍稍呛鼻子的味道,以至于后来听LZ《关于郑州的记忆》里那句“巷子里飘满煤炉的味道”,鼻腔里都会有那种说不出的感觉。那时的冬天,每年都会听说几起煤气中毒事件。
--
FROM 121.28.181.*
是那种稍微呛鼻子和微微窒息的感觉吗?哈哈
【 在 yisuoyanyu33 的大作中提到: 】
: 华北平原90年代的农村小学大多都这样。轻微煤气中毒是家常便饭。
--
FROM 121.28.181.*
只能说当时的风气如此吧,搁现在,校长家娃在学校可以横着走了吧。
话说,你对父母这样对自己是感谢还是不满?
【 在 gswe3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城市,最后一届平房毕业的,唯一一次生炉子经历,小学四年级,早上6:30从家里出发,天黑着,路上没啥人,走路30分钟,一路心惊胆战到学校,生炉子过程都不记得了,只记得黑暗中一个人摸黑走路,我妈就是我们学校校长,也没说和我一起去学校…
: 我们学校1-3年级,有个工友大爷给生炉子,四年级以后学生自己生,我提前几天就收集小木头之类的…那时候爹妈真是一点不惯着孩子。
: 还得糊窗户缝,工友大爷给烧浆糊,女生剪报纸,男生糊
--
FROM 121.28.181.*
那您运气很好,那时每年都听说有煤气中毒的事故,很严重的。
【 在 bhucw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只是这样,地老10岁之前都住窑洞,几乎年年一两次煤气中毒,情况就是半夜难受醒了,恶心呕吐头晕,赶紧裹好棉袄到院子里呆一阵子,冻得受不了了就转到另一间屋子里,基本上头晕恶心呕吐的状态能持续6-12小时,当然,再严重了,这辈子就过去了
:
--
FROM 121.2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