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上学路上
92年时候,在县里插班读小学,每天骑车上学。一早出村后先使劲蹬上个小山坡,接着是一段稍微轻松的平路,再经过一片路边的坟地,就到了另一个村儿“包家桥”。进村开始上坡,出村上坡结束。出了包家桥是五连降的下坡,叫五道岭,下完五道岭就是县城,穿城而过就到学校。
放学时反向走一遍,出城,上五道岭,下坡包家桥,平路、坟地、小下坡,到家。
五道岭是个光秃秃的黄沙岭,没什么树,但有传说。大家都说当年这是县里的刑场,有死刑犯的话,先挂牌子游街,然后拉到五道岭,biu。父亲还去看过一次热闹,但都是听说。虽然我没亲眼见过,但是会脑补。每次经过五道岭,忍不住想到底是在哪个坡上biu的,biu完之后不会就地埋了吧,他们鬼魂不会突然跑出来吓人吧?
早晨上学还好,大白天的,朗朗乾坤,想就想了,不怕,更何况是下坡,不搂刹车,biu的一下就到县城了。但放学时就麻烦了,本来就是傍晚,到五道岭骑不上去还得推车走,走的越慢感觉天黑的越快,想的越多心里越怕,越是着急心里又更怕。如果赶上刮风下雨、飘个垃圾、下个雪什么的,小脑袋瓜子狠不能拍出一部神鬼传奇电影,只能说小孩子天性自由,想象力无穷无尽。
五道岭还不是最吓人的,毕竟纯靠脑补,没现实基础。路边那片坟地是有实物道具的,花圈、贡品、纸钱,都能看见。放学回家经过坟地时多数天已经黑了,影影绰绰的能看见一个个的坟包。等地里玉米高粱长起来,风一吹,青纱帐里面哗啦啦一响,总感觉会有什么东西走出来。冬天下雪的时候,看不清楚路,没到坟地前,总觉得前面有什么东西,越担心越觉得“前面的确有东西”,过了坟地,又担心身后会不会有什么跟着。
害怕?那就只能快点回家,使劲蹬,自行车恨不能踩出火星子。赶上下雨,到家后,书包衣服上都是车轱辘甩起来的泥点子。寒冬腊月的时候,到家后贴身衣服已经湿了,搞不清楚是怕的还是累的。一度怀疑,自己后来腿粗,能踢球,爱跑步,基础都是那个时候骑自行车打下的,甚至到后来,五道岭都能勉强的骑上去。
相比心里怕,伤和累都是小事。对面来个汽车,车灯刺眼,看不清路;不小心摔一下;天气热满身是汗;一早起来吃开水泡饭……有一次冬天雨加雪,路上薄薄的一层冰,放学到了包家桥,本来村里路是平整好骑的,但越是平整的路因为有了一层冰,反而更滑。骑车是不可能的,哪怕推车,都三步一摔,车轱辘已经摔瓢了根本不转圈,推车走路边的排水沟防摔,想着出了包家桥村还要经过坟地,心理越发的怕,都要急哭了,至于腿上摔的疼不,车坏了怎么办,都不关心了。
于是大晚上的怯生生的到了一个小卖店,“叔儿,这附近哪里有修自行车的……”,傻孩子就是傻孩子,大冬天晚上,雨雪交加,哪怕有修车的,怕是都关门了。小卖店的人可能看着小孩儿不容易,给点热水,那个叔儿拿着锤子帮我把车轱辘砸圆乎,至少能转圈了。怎么回家的,不记得了,只记得母亲在村口等我,后来父亲只要有事经过包家桥,都会去那家小卖店买个水什么的。
小孩子怕鬼,但不怕人,看人都是好的,人也确实好。骑车上小学差不多两年,附近村的人大概都知道有个小孩儿在县城上学,掏档骑个旧二八车,偶尔还会换个脚闸车,骑的蹭蹭快,跟小牛犊子似的。去县里干活的人,赶上雨雪天不好骑车,经过五道岭的时候都会慢下来跟我一起走几步,晚上碰到也会跟着我一起说说话。有的认识爸妈,但更多的应该不熟,也许只是顺路,没特别想着照顾不照顾的,但小孩子会觉得他们就是在帮,毕竟那时候就是救命稻草,得抓紧。
这事儿对爸妈也多少有点影响。回家了自然会跟父母说今天碰到谁了,跟谁一起走了,谁帮忙了。爸妈对邻居、前后村的人自然多了几分感恩,哪怕路上没照顾过我,也是希望万一哪天碰到了,对我照顾下。
回家图什么呢,除了路上怕,更图可口的热饭。那时候学校七点上学,小孩子骑车慢六点差不多就要出发,尤其冬天,天还没怎么亮,农村家里还来不及生火做饭,甚至村里人都吃两顿饭了,只能吃开水烫饭,但问题是可能热不透。中午呢,学校没有食堂,就带饭,开始放暖气上热饭,后来学校锅炉房大爷给热下,也属于热一顿冷一顿。
夏天就不用这么惨了,中午爸妈会给钱,让我自己路边摊上买着吃。曾经想不明白,明明家里条件不好,为什么中午不给带饭了?后来明白了,夏天天气热,带饭容易坏,吃坏过几次肚子之后,爸妈就让中午外面吃了,但路边摊自己都是不固定,我更是“灵活吃饭”了。每天到家那一顿热乎、全乎的饭菜怕是蹭蹭蹭骑车回家的直接动力了,就好比现在跑个马拉松,告诉你别怕累,终点有丰富可口的补给一样,有劲。
回家除了为自己那口吃的,还有甜蜜小插曲。爸妈给钱让我自己买饭吃,有时买切糕之类好放的面食,村里少见,总会剩下来一点,想着回家给家人尝尝,让他们早点吃上。虽然到家了爸妈会“数落”我,但他们吃的时候,自己还是很高兴的。尤其是看着五岁的弟弟,像个小猪仔子一样吭哧吭哧吃着我这个小牛犊子带回来的好吃的,乐呵,再抱抱,逗逗,他再亲下,更乐呵。
要说能坚持下来的动力,大家一句句“这孩子将来能行”,肯定功不可没。尤其是后来母亲做小买卖,每个周五放学,会按母亲的安排先到县里的农贸市场进点货,骑车带回去,周末的时候到上下村走街串巷去卖。什么雪糕、元宵、猪头肉、月饼……都倒腾过。这活儿冬天的时候最好,因为冬天大家都懒得出门不爱去县城。大家的评价从“能行”变成“懂事”,对于农村孩子,最宿命的评价怕是“懂事”了。
要说有什么不好的,怕是马虎、写字不好。在学校下午的时候多数是写作业,谁先写完谁走,因为着急回家,写作业一向求快不求对,尤其写字作业,当时老师特别喜欢让一个字反复写个一大篇,着急回家草草写完,开始老师还批评,后来了解到家里情况,简单说两句就放行了。家庭作业吗,回到家,扒拉两口饭也比一般人晚了,写的也跟骑车一样,像牛犊子似的蹭蹭快。当然冻疮、肠胃不好、气管不好,也都是那时候留下来的。
那时候最大想法就是自己的旧二八车,什么时候能换一个不叮铛响的新车,什么时候能在家门口上学。现在五道岭被彻底移平了,坟地也清理了,路面都是平整的水泥路,雨天不积水,雪天不积雪,包家桥和我们村都成了县里郊区,公交车从早到晚一会儿一趟。
至于自己,12里山路,肯定不用每天骑车了,换跑的,每天晨跑,6km只能算溜腿,10km起步,还要找个好路线,周末可能要搂个半马或者长距离,要是赶上发疯,还要专门找个山地搞个徒步越野,骑车?偶尔也骑,周末40km打底,小时候这12里山路,想起来也只能嘿儿嘿儿一笑,变成酒后谈资和些许的文字。
2025-03-01
--
FROM 113.225.147.*
哈哈,走出来一个白衣小姐姐,请你府上去打尖儿~
我去我家最远的一块地,经过坟场两大片。
春秋天浇地,半夜一个回来,爸在地里看机器。
我就默念:坟地里的亲戚们,别让别人欺负我啊……
【 在 ddgffg 的大作中提到: 】
: 92年时候,在县里插班读小学,每天骑车上学。一早出村后先使劲蹬上个小山坡,接着是一段稍微轻松的平路,再经过一片路边的坟地,就到了另一个村儿“包家桥”。进村开始上坡,出村上坡结束。出了包家桥是五连降的下坡,叫五道岭,下完五道岭就是县城,穿城而过就到学校。
:
: 放学时反向走一遍,出城,上五道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4」
--
FROM 111.197.233.*
没敢想,那时候还没看过倩女幽魂啊
【 在 moonriver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走出来一个白衣小姐姐,请你府上去打尖儿~
: 我去我家最远的一块地,经过坟场两大片。
: 春秋天浇地,半夜一个回来,爸在地里看机器。
: ...................
--
FROM 113.225.147.*
聊斋看过哈,那时候我想:我们这里有黄鼬,为啥没有狐狸……
^o^
【 在 ddgffg 的大作中提到: 】
:
: 没敢想,那时候还没看过倩女幽魂啊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4」
--
FROM 111.197.233.*
这俩都我都没见过,应该见过狼,冬天回家路上,模模糊糊的好像在山头上看见过
但到底是狼还是狗,也搞不太清楚
【 在 moonriver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聊斋看过哈,那时候我想:我们这里有黄鼬,为啥没有狐狸……
: ^o^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4」
: ...................
--
FROM 113.225.147.*
非平原,那估计是狼
【 在 ddgffg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俩都我都没见过,应该见过狼,冬天回家路上,模模糊糊的好像在山头上看见过
: 但到底是狼还是狗,也搞不太清楚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4」
--
FROM 111.197.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