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资治通鉴》常读常新
有没有可能是因为 欧美认知高的牛人更多?
如果你不认同这个事实 不妨看看大中小学的数理化课本
【 在 lyt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没什么用。
: 那么多认知高的牛人,那么多年了,钟国最后发展成啥了。。。?
: :
--
FROM 1.202.124.*
我觉得你说的对
【 在 zhenniub 的大作中提到: 】
: 个人认为读资治通鉴更多是借鉴里面的人和事,来参照自己的经历。资治通鉴是本史书,目的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看资治通鉴感悟一些大而玄的大道理,那不如去看别的。
--
FROM 119.253.37.*
看了资质通鉴我的感觉也是这个,古人只是没有科技加持,对社会的认识非常深刻,比如关于儒家的说法让我对儒家有了新的认识
【 在 kids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第3很厉害啊
: 我们国家的古代人就有这种认知
: 不知比特快的国师们强到哪里去了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V2178A」
--
FROM 211.90.251.*
说得太好了
【 在 springni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开始读了,昨天学了4卷
: 感受如下:
: 1、二分法思维的弊端很大。当我们把世界分成善恶、是非、好坏时,当我们一味地强调仁义忽略利益时,都是陷入了二分法思维中
: ...................
--
FROM 39.149.15.*
说的确实好。
历史每天都在重演、辩论从未停止,现在有些时候,不就是这种不死不休的辩论吗?
不为了明理,而为了分出大小王。
麻烦问一下,你读的是哪个版本?能否分享一下。
【 在 springni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开始读了,昨天学了4卷
: 感受如下:
: 1、二分法思维的弊端很大。当我们把世界分成善恶、是非、好坏时,当我们一味地强调仁义忽略利益时,都是陷入了二分法思维中
: ...................
--
FROM 218.93.20.*
主题不同、聚集的人不同、人的关注点也不同导致的。
即使同一个人,在两个版也会表现不一样。
离版,本身就是很多负能量的集散地,也是人最深切的感受输出地,各自利益息息相关,难免争个鱼死网破;
本版,都是忆过往、怀情愫、念故人,心中充满留恋、不舍和反思,自然而然都是圣人胸怀、君子之交。
【 在 moonriver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在纠结中。。。要不要动用丛林法则去咔嚓。。。
: 你有啥想法么?
: 毕竟离版已经是:无立足境 了。。。
: ...................
--
FROM 218.93.20.*
制度和氛围
文艺复兴前欧洲也跟我们差不多,后来就爆发了。不能说后来的欧洲人就比以前的欧洲人智商高
【 在 convolu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没有可能是因为 欧美认知高的牛人更多?
: 如果你不认同这个事实 不妨看看大中小学的数理化课本
:
--
FROM 223.104.41.*
666,说得好!
【 在 wayne28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主题不同、聚集的人不同、人的关注点也不同导致的。
: 即使同一个人,在两个版也会表现不一样。
: 离版,本身就是很多负能量的集散地,也是人最深切的感受输出地,各自利益息息相关,难免争个鱼死网破;
: 本版,都是忆过往、怀情愫、念故人,心中充满留恋、不舍和反思,自然而然都是圣人胸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4」
--
FROM 218.30.113.*
觉得公孙龙的名学是真学问,
如果能传承发展,对培养中国的科学精神、抽象思维、批判思维,很有帮助。
【 在 springni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开始读了,昨天学了4卷
: 感受如下:
: 1、二分法思维的弊端很大。当我们把世界分成善恶、是非、好坏时,当我们一味地强调仁义忽略利益时,都是陷入了二分法思维中
: ...................
--
FROM 123.125.11.*
有个毛用
局部最优解和全局最优解
【 在 springni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又重新开始读回资治通鉴了
: 打算工作日每天2卷,周末每天5卷的速度推进
: 100天完成
: ...................
--
FROM 124.202.18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