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自行车的记忆
前几天睡觉前想起自行车的事情,第二天5岁的大儿子突然就会骑车了,回想过去几十年的日子,写写关于自行车的记忆。
小时候父亲每天上下班靠骑车,往返于农村老家和城里工厂,雷打不动地骑了好些年,现在开车都要半个小时的路程,不知道他那时是靠着怎样的信念坚持的,他喝完酒会跟我碎碎念,说他年轻的时候多么苦,直到我自己骑车上学,才有所体会。
我出生在一个丘陵地带的农村,直到五年级,家里才借了一辆儿童车,让我学着骑,以做好六年级骑车去镇里上学的准备。
六年级到初二,那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
遇到下雨天,砂石路还好,有几段烂泥路,经常把挡泥板与轮胎之间的缝隙塞死,骑不动,下来推,雨水打在脸上,落在身上,流进心里,有那么一两回,气的把自行车推倒在泥地里,狠狠踹上两脚,心里恶狠狠地告诫自己,以后绝不再过这种日子,发泄完,再找东西把泥巴清理完上路。
初中同学里,有不少优秀的同学,可最终,我们那一届几百号人,只有四个人考上了重点高中,高中宿舍里,我诧异于同宿舍的同学们村子里,镇子里很多重点大学的老乡们,直到这几年,我才意识到,他们的家里离镇上,离学校,就是十几分钟的距离,而我们,动辄一小时的自行车程,回家还要干农活,“通勤”的时间都不知道够干多少活,做多少作业了。
冬天的早晨,5点就得起床,弄好中午要带的饭,骑上自行车,顶着寒风,骑到学校,从黑到白,无数的同学手脚生疮,耳朵冻坏。
遇到没带雨衣的雨雪天,骑到半路车胎没气,或者干脆车子坏掉,只能摸黑推着走回家,路过坟地,那么些日子,在脑海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所以我现在坚持以后小孩上学,哪怕租房,也一定要住在步行10分钟的范围内。
庆幸的是,没有听说有哪个同学遇到车祸过,即便每天在国道上与各种大车并行。
至今我都还经常梦见我的那辆自行车的坐垫,漏出几根弹簧的样子,仿佛在梦里像我哭诉。
18岁之前的自行车记忆,大多数都是痛苦的,而18岁以后,仿佛变了个样子。
上了大学,宿舍到教室之间,拥有一辆自行车是必须的,然而痛点在于得时刻提防被偷,四年期间,我买了三辆n手车,然后被偷了三辆车,自行车仿佛成了“硬通货”。
记忆犹新的,是放学带着女朋友侧坐在前杠,骑在树荫下,骑过春夏秋冬,阳光穿过树叶撒在路上,风吹起,叶飘零,想必一辈子也忘不了吧。
还有件事也很难忘,就是一次“屈辱”的被偷车的经历,跟女友放学之后在宿舍腻歪,就那么几分钟,车子就在门外被偷了。
自动控制原理最核心的三个字,是快,准,稳。闭环控制系统,就是自行车能骑起来的原理。
工作以后,花重金1200元在58上淘了辆Giant 660,陪伴了自己接近十年的时间,像个老朋友,风里来,雨里去,骑着去相亲,提着上楼,搬家的时候舍不得丢,花两个小时骑到新住处,即便这期间买了车,又卖了车,看到他还在,心情就很好,再后来,工作换到家附近,开始冷落他,直到前段时间被物业清理,我甚至好几天都没有注意到他不见了。
十年前,有位国外的忘年交,在国内短暂地“蛰伏”了一年多时间,我介绍他买了辆永久,跟他一起骑车下班,每个星期固定一天一起在公司附近的小饭馆喝酒,聊家国,聊经历,聊人生,闷倒驴两杯下肚,哈哈大笑,醉醺醺地结伴骑车回家,我们曾经都以为日子就该这样持续下去,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可惜,有一天下班,那该是我们的喝酒日,他却消失了,那一刻,我像失恋一样焦躁不安,打了几个电话没接,忐忑了一晚上,直到第二天早上,收到他的信息,说兄弟,别担心,我终于解脱了。
再过了段日子,他又联系我喝酒,知道他被裁了,那天都喝多了,非要再去唱歌,于是我借着酒劲唱了很多心里话,第二天,他收拾东西回他了的国家,把所有东西都送给了我,包括他的永久,于是接下来的日子,我轮流地骑两辆车,都是老朋友嘛。几年之后,我结婚,他在地球那端给我录了个视频,我坚持要在婚礼上放出来,证明我不是个失败的人。再后来,我换了工作,把他的永久送给了另一个同事。
这几年,很幸运地遇到一位同事,曾经想走职业自行车运动员的路,后来选择了进入职场,但是至今他还保持着每天骑行60km的习惯,身材跟环法里的运动员无异,也正是他对待工作和同事的态度,让我觉得这份工作不那么枯燥,因为永远有人值得你学习。
断舍离是一种能力,恋物癖也不一定就是错的,自行车是工具,是纽带,是人生的见证,愿我们的下半程,都能安安稳稳地前行。
--
FROM 101.82.155.*
谢谢您的安慰
【 在 earthmouse (奥黛丽@赫本她爸也得戒网啊)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个爱情定律,就是你觉得时间很短,但因为快乐,其实很长,
: 你说你和女朋友就腻歪了几分钟,绝对是错觉,多巴胺过度分
: 泌的时候,人的时间感官会严重滞后。你回忆下你们当初腻歪
: 啥了,就会发现其实时间挺长的。
--
FROM 183.193.57.*
看哭了
【 在 kkc83 (莫问前程)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学时几个同学一起去二手市场买的自行车,我花了300块,买了辆上海三斯变速的,那时候一个月生活费才200。骑了刚三四天,那一天骑车去上课,下坡骑得飞快,正好有其他骑车的同学转弯,没来得及躲闪,车把互相碰上了。我直接飞出去,脸侧面蹭到路沿石,下巴磕到地上,差不多半毁容,想想那时候身体真好,这样磕就磕点外伤。然后我还坚持去上课,上了几分钟就不行了,赶紧去校医务室了。大夫给包扎了,说不能见风,回头在宿舍藏着休息了一星期才敢出来,发现自行车没了。悲催的经历。
: --
:
:
--
FROM 183.193.57.*
您说的非常对,我得审视一下自己的想法
【 在 longspring (莫言国事) 的大作中提到: 】
: 直到目前为止,我一直把房子安置在孩子学校门口,可是孩子学习并不用功,如同我当年在学校附近居住不用功的那些同学一般。
: 苦难,是成长过程中必修课。选学似乎不大行。
:
:
--
FROM 183.193.57.*
?
【 在 fuyou (蜉蝣)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在华北平原,自行车倒是不缺,小时候家里就有两三辆,一辆是妈妈的,一辆是哥哥的,一辆是我的,爸爸已经骑摩托车上下班。
: 小学和初中的时候,也跟楼主一样,遇到刮风下雨,就会塞打泥板。而且自行车还会有各种问题,气针,扎带。慢慢的也自己学会补车带。在五六年级和初中同学都骑车的年代,每个班级值日生除了打扫卫生,也会在早晚同学们到校的时间点去排车子,把一个班级的自行车摆放的整整齐齐。而也出现过跟同学闹别扭,把气针的经典回忆。
: 我们初中离县城比较偏,能免费考试县一中的也不多。50里地的路程,也需要骑行接近两个小时。不过我们河北的学校高中是住校,一个月只需要来回骑行一次,中间都是把自行车放到我家县城房子下的储藏间(爸爸在县城畜牧局上班,哥哥快结婚的时候,花积蓄买的)。也不清楚其他同学如果骑自行车上学都把车子放在哪里。
: 上了大学后,学校比较大,确实需要自行车,花了200多买了个特别不错的自行车,每天上课和去网吧,结果在某一次通宵上网后,锁被铰折了,车子就丢了。后面一直也没舍得买,去网吧半个小时也走着去。大四的时候又有了想法,花了50在修车师傅那买了一辆二手车,结果骑起来经常性出毛病,修它花了都一百多,后面气的不要了。到了研二,跟我上网一起玩网游的好朋友本科延期一年顺利毕业了,他把他的山地自行车送给了我,这一年这辆车陪伴了我好多,尤其记得第一次骑它在学校的雨天时,一后背泥点子的情形。
--
FROM 183.193.57.*
看哭了
【 在 ysheshang (<map and target>)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看,发现所有场景都经历过
: 直到那几分钟出现
:
: 【 在 Arjen11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83.19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