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不算自己的“似水流年”,别人的,看完温网之后写的,中间夹带自己的“私货”,不知道发这里合适不,先搬过来,因为实在搞不明白的一些禁词,删减一些,原文配了些图和伍佰的《白鸽》
————————
2025温网女单比赛落幕,决赛中,斯瓦泰克(丝袜)仅用时57分钟以两个6:0横扫阿尼西莫娃(药娃)夺冠。
作为这场比赛的失利者、悬殊比分的背景板,阿尼西莫娃赛后采访几度落泪,发言时长远超冠军斯瓦泰克,主办方贴心的在阿尼西莫娃接受采访的时候撤走了比分板。
阿尼西莫娃哭不仅仅因为比赛失利、比分悬殊。看看阿尼西莫娃一路走来的人生经历,可能就会理解她的激动和不易。
作为曾经的天才少女,因为父亲意外去世,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不得不远离网球赛场,因为激素类药物导致身体发胖。如今重返大满贯、看向包厢中有一众家人,独缺6年前去世的父亲,这究竟是值得庆祝的重返巅峰,还是职业生涯的惨败,唯有阿尼西莫娃自己能体会个中复杂滋味,她确有一千个伤心落泪的理由。
有人甚至会用丑陋、耻辱来形容,略显夸张。但无论是丝袜的球迷,还是阿尼西莫娃的球迷,又或者是中立球迷,没有人能否认这场决赛是一场比分悬殊、看点寥寥的比赛,甚至有点无聊。比赛用时、比赛比分在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会被作为记录屡屡提及。
作为阿尼西莫娃本人来说,失败也许不那么难受,毕竟也是职业生涯最好成绩,是温网亚军,有152万英镑的奖金。但以这样的比分结束比赛肯定难受,尤其是在凯特王妃,在比利简金夫人、纳芙拉蒂诺娃、玛蒂娜辛吉斯、康奇塔马丁内斯等一众皇家包厢名宿的面前,在全场1万5千名观众的注视下,两盘送蛋(Bagel),仅用时57分钟,对一个23岁的姑娘来说,自尊心严重受挫,心理难以接受。甚至可以想象,在比赛的后半段,阿尼西莫娃可能希望比赛早点结束。
当比赛结束,面对主持人的提问,阿尼西莫娃百感交集,落泪难免。百感交集的也许不只是这样一场比赛,更是过去的职业生涯和23年的人生。这也是高芙在赛后第一时间发文祝贺、安慰阿尼西莫娃的原因之一。
天才少女阿尼西莫娃有个天才姐姐
阿尼西莫娃全名Amanda Kay Victoria Anisimova,从名字就知道,阿尼西莫娃是俄罗斯裔,父亲Konstantin Anisimova,母亲Olga Anisimova,还有一位大她13岁,生于1988年的姐姐,Maria Anisimova(Maria Egee),本次温网本决赛获胜后,阿尼西莫娃接受赛后采访带的小男孩儿Jackson就是姐姐Maria的孩子。
阿尼西莫娃父母原本在俄罗斯从事金融财务方面工作,阿尼西莫娃的姐姐是家里最初打网球的。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为了给姐姐Maria寻找更多的发展机会,父母在母亲这边一位亲戚的引荐下来到美国纽约。
2001年8月31日阿尼西莫娃生于新泽西的Freehold Township镇,为了姐姐更好发展2004年全家从纽约搬到佛罗里达,在IMG学院训练,3岁的阿尼西莫娃也是在姐姐的影响下接触并开始打网球。在阿尼西莫娃之前,家里的网球明星是姐姐Maria。
高中期间,姐姐Maria的成绩很像柯林斯,入选National Honor Roll,2004年荣获最佳网球成绩奖( Most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award),G18年龄段全国排名前30……2005年获得G18年龄段的Copper Bowl、Easter Bowl第六名、Interscholastic的决赛。这些美国高中、青少年的比赛非常多,各种联盟和比赛,具体级别不清楚,就简单看字面罗列下吧,翻译不准,英文全称放上来了,大家自己看,后面的相关比赛和奖项也这么操作。
2006年姐姐Maria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宾大就在费城,姐姐相当于回到了阿尼西莫娃美国老家附近读大学,值得一提的是,宾大是常青藤Ivy League之一,常青藤是美国东北八大名校的一个联盟,就像我们的C9之类的,包括哈佛、宾大、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达特茅斯、布朗和康奈尔,沃顿商学院是宾大的王牌学院。
姐姐Maria读大学的时候,阿尼西莫娃刚5岁。大学NCAA期间,前三年中规中矩,参加了一些比赛,但并没有像柯林斯、纳瓦罗、谢尔顿这些人成为NCAA明星。大一的时候双打14胜10负,单打10胜10负,大二单打8胜10负,双打10胜9负,大三入选常青藤单打二队,大四2010年因为伤病没有打完整个赛季,然后放弃了网球。
虽然单说网球成绩一般,但综合能力看姐姐非常优秀,大四结束姐姐拿到了三个重要奖项,2009常青藤荣誉奖Academic All Ivy,2009年沃顿商学院院长奖Dean’s List,2009年全美优秀学生奖National Smart Scholarship。姐姐Maria也算宾大小有名气的人物。
大学期间姐姐Maria认识了比自己高一级的姐夫,Kevin Egee,姐夫是宾大的篮球队队员,大四赛季能拿到场均7.5分,2.3篮板,姐夫有个弟弟也曾在哥伦比亚大学打NCAA,只能说姐姐一家子都是“高知+体育”人才。姐夫大学学的社会学,目前在Anuvu广告营销公司负责公司在美国的广告和赞助业务Advertising & Sponshorships。2016年2月,Maria和Kevin结婚,目前有两个男孩儿,跟阿尼西莫娃一起参加温网赛后采访的Jackson是其一。
大二的时候,姐姐Maria就开始去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实习,大三去高盛Goldman Sachs实习,2010年毕业后进入高盛全职工作,这一年阿尼西莫娃9岁,姐姐Maria在高盛工作7年,这期间主要做信用违约掉期CDS交易(Credit Default Swap),一路做到VP。2017年姐姐Maria加入美林银行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任职总监,仍旧做CDS交易,前两份工作都在纽约。
在美林工作接近7年后,2025年加入佛罗里达迈阿密的路通资本Loop Capital任职VP和基金经理,主要负责固定收益、CDS交易、高收益资产、结构化金融产品等,目前管理资产超100亿美元,涵盖12类投资策略。
如果网球迷对这些金融公司、名称不熟,那么有一个可以证明姐姐的优秀。2018年,姐姐被福布斯评为全球30位30岁以下金融精英。这个评选每年举行,会在20个行业中,各自评选30个总计600个全球最优秀的人。
介绍阿尼西莫娃的姐姐Maria这么多,除了她的优秀,更在于在阿尼西莫娃的职业生涯早期,姐姐是阿尼西莫娃的领路人,在2019年父亲去世后,31岁的姐姐和母亲一起撑起这个家,帮阿尼西莫娃重新走回赛场,某种程度上,姐姐也是阿尼西莫娃的最爱和偶像。
天才少女
阿尼西莫娃5岁开始打网球,青少年时期父亲Konstantin作为她的启蒙教练,偶尔母亲Olga也会指导,虽然父母都是在金融行业工作,从来没有打过网球。
2016年14岁的阿尼西莫娃在ITF的青少年排名中位列世界第二。诸多青少年成绩中,她在美网青少年比赛中以未丢一盘的比赛成绩获得冠军,决赛击败了高芙。通过外卡进入美网资格赛,止步第二轮。本次温网比赛之后,高芙也第一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祝贺、并安慰阿尼西莫娃。
2017年入选了青少年联合杯美国代表队。同年16岁的阿尼西莫娃的世界排名来到了200名左右。迈阿密和法网分别止步首轮。
2018年,阿尼西莫娃稳步提升,排名进入前100,印第安威尔斯战胜进入16强,辛辛那提16强,广岛决赛输给谢淑薇获得亚军,奥克兰进入8强。
2019年更进一步,18岁的阿尼西莫娃排名进入前30,这一年阿尼西莫娃拿到职业生涯第一个WTA巡回赛哥伦比亚波哥大Bogota的冠军,法网战胜包括萨巴伦卡、哈勒普两位高手进入半决赛,输给了当时的巴蒂,未满18岁的四强也创她自己大满贯赛最好成绩,也是从这个时候起,阿尼西莫娃开始被大量球称为天才少女,同年温网止步第二轮。
近期获得这样好成绩的就是米拉安德列娃了,16岁,马德里16强(外卡选手),法网32强(资格赛选手),温网16强(资格赛选手),澳网16强。2024年,17岁,马德里4强,法网拉战胜贝克塔什、阿扎伦卡、斯特恩斯、格拉乔娃、萨巴伦卡进入半决赛,输给保利尼。辛辛那提8强,中网8强……
父亲意外离世
2019年在美网开赛前,阿尼西莫娃父亲因心脏病意外去世,阿尼西莫娃宣布退赛。阿尼西莫娃父亲的去世对她影响很大。从小父亲是阿尼西莫娃的启蒙教练,小时候阿尼西莫娃父母为了姐姐的网球发展来到美国,虽然姐姐的网球职业生涯结束了,但2019年的时候,姐姐已经是美林银行的VP,而妹妹阿尼西莫娃的职业生涯看起来比姐姐更好。美国梦看起来要逐步实现的时候,父亲去世,享年52岁,按现在的标准看,壮年早逝。
在父亲去世前,阿尼西莫娃父亲Konstantin和母亲Olga刚刚分居,也许父母之间也有些小矛盾。
暂时远离赛场
2019年父亲去世后,一直到2023年,阿尼西莫娃的表现一直不温不火,差?不算太差,各种比赛都能打个两三轮,好也谈不上特别好——尤其是相比天才少女的称号。2020年,奥克兰半决赛,多哈16强,法网32强,2021年巴特洪堡半决赛、2022年墨尔本亚军,澳网16强,查尔斯顿半决赛、马德里8强、法网16强,温网8强……
排名一直在20-30名徘徊,阿尼西莫娃除了体型上明显发胖,外界好像看不出什么端倪,就在大家以为这不过是又一个普通的WTA天才女孩儿时。2023年5月,阿尼西莫娃公开宣布暂时远离赛场,精神健康上有问题,抑郁症一直困扰她。
离开赛场的日子,阿尼西莫娃回到家里,除了家人、朋友、宠物,她还喜欢绘画。不是美术专业的,但看着阿尼西莫娃的画还是像模像样的,她自己说,每一幅画里都藏着一个破碎的网球拍,不管怎么样,绘画是她排解抑郁的手段,思考人生的方式。
重回赛场
远离赛场8个月后,2024年1月开始,阿尼西莫娃尝试重回赛场,后面的故事球迷就比较清楚了,1月澳网打入16强,8月在多伦多夺冠,25年2月多哈夺冠,查尔斯顿半决赛,法网16强,温网亚军。
温网之后,阿尼西莫娃的WTA即时排名来到第7名,冠军排名来到第6,创职业生涯最高,职业生涯总奖金来到800+万美元,作为经历过父亲去世,抑郁症困扰的职业选手拿到三个冠军(波哥大、墨尔本、多哈),三个亚军(广岛、多伦多、温网)的23岁姑娘,职业生涯已经很可以了,唯一美中不足,没法庆祝的是,温网的比分相差太悬殊,用中国人的话说,脸上多少有点挂不住,估计未来一段时间,这个比分偶尔都会被“鞭尸”。
失利泪水是竞技体育常态
昨晚的阿尼西莫娃哭了,试想如果夺冠的是阿尼西莫娃,失败的是丝袜,丝袜也有足够的理由哭,经历了13个月的冠军荒、饱受禁药争议,急需一个冠军证明自己,建立信心,也可以理解丝袜夺冠后激动的跑上看台和姐姐、父亲拥抱。
从一个中立“端水”的角度看,也许丝袜夺冠是更好的结果。丝袜夺冠建立信心,阿尼西莫娃虽然输了,但温网亚军也足够骄傲,排名来到新高。未来两个人都有更好的心态应对比赛,球迷能看到更精彩的比赛。美中不足,比分悬殊,现场让阿尼西莫娃有点难堪,不过赛后家人一起待几天恢复下,也就过去了。双赢。
如果阿尼西莫娃夺冠,阿尼西莫娃肯定开心没什么说的。但对丝袜可能打击更大,后面比赛的心理更容易出问题。作为球迷只能看到一个优秀的阿尼西莫娃,对丝袜又是打击,单赢。
当然,这是个假设的玩笑,竞技体育,冠军只有一个,每一场比赛有一个胜利者,一定有一个失败者。甚至失败是常态,每一站比赛都只有一个冠军,如果说为冠军欢呼是少数派的胜利,接受失败应对失败才是竞技体育的常态。
今天阿尼西莫娃哭了,需要学会面对。萨巴伦卡也不开心需要面对,米拉安德列娃不开心会哭,帕夫柳琴科娃、柯林斯、本西奇……所有人都要学会化解自己的不开心,继续打比赛。
人生的不如意更要学会面对
职业生涯相对人生很短暂,赛场的失利相比人生的低谷不算什么。昨晚的阿尼西莫娃看向包厢的母亲和姐姐,提到母亲来看自己比赛,一下子就忍不住。相信一下子就想起了父亲,想起来家庭的种种。
阿尼西莫娃的母亲,Olga在看到阿尼西莫娃哭的时候也忍不住,也许是对阿尼西莫娃比赛的心疼,也许是看到阿尼西莫娃想起来丈夫Konstantin,阿尼西莫娃父亲去世时刚刚和母亲分居,家人没有见到最后一面,我们不清楚他们分居的原因,也不去恶意揣测,但相信如果有重来一次的机会,母亲Olga一定不会希望和丈夫分居,哪怕彼此有些问题,但互相照顾着,那样丈夫也许就不会去世。但人生没有假设,丈夫去世,阿尼西莫娃不到18岁,她需要带着阿尼西莫娃继续生活。
阿尼西莫娃的姐姐Maria,父亲去世时,她是家里大女儿已经31岁,已经是美林银行的VP,一方面要照顾母亲,一方面也要帮着妹妹走回人生低谷。甚至我们可以想象一个10岁的小姑娘,跟着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为了网球的发展,从纽约搬到佛罗里达,在因为伤病影响的情况下不得不放弃职业生涯,然后重新在商场上证明自己。这一路面对的困难,只比妹妹阿尼西莫娃多不比阿尼西莫娃少,甚至阿尼西莫娃可以难受了就哭,开心了就笑,可以作个小公主,但姐姐Maria不可以,她要坚强,要成为大女主。
有球迷认为,这次比赛悬殊比分对阿尼西莫娃会有影响,球迷可以放心。阿尼西莫娃已经可以从父亲去世导致的抑郁症走出来,一场比赛而已,问题不大,而且家里母亲、姐姐都是更加坚强的人,哪怕阿尼西莫娃受影响,母亲和姐姐会帮她走出来。
阿尼西莫娃在赛后的社交媒体上也发文,第一时间感谢了大家,同时引用了英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的诗《IF》激励自己,“人注定要面对胜利和灾难,没什么不同,都是短暂虚幻的,都会过去消解(我乱翻的,原文自己看,要是用大白话说大概就是,花开花落,宠辱不惊)”,这首励志诗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同时也是流行天王迈克杰克逊(Michael Jackson)的墓志铭,而这句话就放在温网中央球场入口上方,相信阿尼西莫娃对待这场失利乃至自己的人生都已经有了成熟的思考、看法。阿尼西莫娃社交媒体原文
“Thank you everyone for the immense amount of support and kind words, it doesn’t go unnoticed.
“If you can meet with triumph and disaster, and treat those two imposters just the same”
a quote you read before walking onto center court & one I’ll be carrying with me”
从这一点上,每个站在WTA职业赛场的人,哪怕一场比赛失败了,甚至没有好成绩,都是人生的赢家。
萨巴需要面对家人和前男友去世,
米拉安德列娃、肯宁、费尔南德斯、施耐德……这些人都要像阿尼西莫娃和阿尼西莫娃姐姐一样,学会在异国他乡为了网球梦适应异国生活,
更多的人,包括我们自己,需要面对结果不完美的生活
高考没有进入985,还要学习、生活,
考公失败了,还要工作,
没有进入大厂,可以去小厂,
创业失败了,还要赚钱,
房子不是豪宅,还可以幸福
孩子不听话,照样得养
灌水吵架输了,还要继续搬砖,明天还是那个野生国师
……
阿尼西莫娃在温布尔登草地上的泪,佛罗里达的家人会帮她擦去,佛罗里达的海风,总会吹散温布尔登的热浪。每个人的人生赛场上难免失利,但包厢里面总有家人、朋友、团队的拥抱,人生总是要有Blood、Sweat、Tears、Passion,愿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人生的包厢。
人的一生中,最辉煌的一天并非是功成名就的那天,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的挑战以勇敢迈向意志的那天。
——居斯塔夫福楼拜
The most glorious moments in your life are not the so-called days of success, but rather those days when out of dejection and despair you feel rise in you a challenge to life, and the promise of future accomplishments.
——Gustave Flaubert
※ 修改:·ddgffg 于 Jul 15 15:55:13 2025 修改本文·[FROM: 113.225.131.*]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113.225.131.*]
修改:ddgffg FROM 113.225.131.*
FROM 113.225.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