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初中那些搞笑事
那时候都不考虑这些安全问题。我家后面就有一个直径大概1.2米左右的井(人工挖砖砌的那种)都是裸露着。有时候好多小孩在四周玩。那种直径两三米的机井我们也经常下去玩。
钢筋棍很重的,而且是直的那种。很方便运输的,但是怎么卖的我们三人都不知道,是其中一个小伙伴卖的,分钱倒是平均分的。那一次可能是我们第一次合伙做生意赚钱,虽然有点违法。
好在那时候对钱不敢兴趣。就合伙赚钱了那一次,后来基本都是搞破坏。
【 在 lingzhishui2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盖也是好事,记得有地方怕井盖被偷,都改成塑料的,结果就有小孩蹦啊蹦,掉井里了。那你们怎么运的呢?自行车吗?感觉这算是儿 ...
--
FROM 223.160.128.*
我没有卡过头,但是被柴油机飞轮夹到过手指。只能硬转出来,都漏出骨头了。
还有一次上歪脖树吊着玩,上不去了吊了好久,实在坚持不住松手跳下来,腿疼了好几天。
【 在 moonriver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卡头发自「今日水木 on&nb ...
--
FROM 223.160.128.*
精力旺盛!
【 在 chaseup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没有卡过头,但是被柴油机飞轮夹到过手指。只能硬转出来,都漏出骨头了。
: 还有一次上歪脖树吊着玩,上不去了吊了好久,实在坚持不住松手跳下来,腿疼了好几天。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4」
--
FROM 111.199.109.*
你一说那种能下去的井,我突然想起小学一年级时,学校有几处隐蔽的地方好像是防空洞,也是通过井下去的,但那种井上有一个像坟包一样的入口,入口处还有铁门,特别阴森,大家只敢靠过去瞧,没人敢往里钻,可惜二年级就没有了,应该是太不安全被堵上了。
小时候能赚到钱一定特别兴奋,你挣到的钱,是不是又被你搞破坏,赔回去了?
【 在 chaseup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时候都不考虑这些安全问题。我家后面就有一个直径大概1.2米左右的井(人工挖砖砌的那种)都是裸露着。有时候好多小孩在四周玩。那种直径两三米的机井我们也经常下去玩。
: 钢筋棍很重的,而且是直的那种。很方便运输的,但是怎么卖的我们三人都不知道,是其中一个小伙伴卖的,分钱倒是平均分的。那一次可能是我们第一次合伙做生意赚钱,虽然有点违法。
: 好在那时候对钱不敢兴趣。就合伙赚钱了那一次,后来基本都是搞破坏。
--
FROM 223.104.41.*
太搞笑了,你们的经历可以拍一部喜剧片了
现在自从大家不敢扶老奶奶过马路以后,也不敢让老头追了,万一假装心脏病发作,就够吃一壶
【 在 chaseup 的大作中提到: 】
: 报复就是晚上又过去拔了一些西红柿。
: 并不是家长不敢吱声,是不知道这事。到现在我爸也不知道。知道了也得挨揍。那个菜棚是营生的,不是自家种的蔬菜地。
: 但是菜农知道,大概三四年后是我告诉菜农,我们偷的西红柿黄瓜,他追的是我们。晚上报复的事我没和菜农说。
: ...................
--
FROM 223.104.41.*
原来无敌破坏王都得随身携带火柴才够资格。
搬床又是什么好玩的事?难道你们把别人窗户撬了,床也偷了吗?
现在一说吃面条,听起来像在忏悔
【 在 chaseup 的大作中提到: 】
: 烤红薯是小学的事。因为那时候都小等不到熟的。都是半生不熟就吃了。火柴我们都是常备的。不会出现没火的情况。
: 至于大餐,印象最深的是和另外几个伙伴搬完床吃的面条。
--
FROM 223.104.41.*
我班里也有同学初中就退学去开出租车了,还有去读工读学校的
但没听说复读的,有复读的还是对学习有要求的
我们那会儿大家对学习都没什么要求,好像都是顺其自然
【 在 chaseup 的大作中提到: 】
: 留级是成绩不好,自己选择的留级复读。不是因为这事。
: 第一年没考好复读了,复读那一年玩的更欢了又没考好,学校是不知道我们偷瓜偷西红柿的。那时候学校不是封闭管理。一般一两天不去上学没事的。也不会通知家长。四人中就我和另一伙伴是复读,他两人本来就爱玩。其中一个经常步行20里去县城玩传奇。但是我们哪一届复读的考的全不理想。大部分去上中专了,有的考上后高中也没上完。
--
FROM 223.104.41.*
是啊,想来那时候的农村,大多读大学靠自然选择
【 在 lingzhishui2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班里也有同学初中就退学去开出租车了,还有去读工读学校的
: 但没听说复读的,有复读的还是对学习有要求的
: 我们那会儿大家对学习都没什么要求,好像都是顺其自然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4」
--
FROM 111.199.109.*
我读的初中在城乡结合部,是市里最差的一所,也全靠自然选择
不过我们老师比重点中学的老师负责任很多,因为重点中学的老师见到的学生差异性很小,而实际上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对于每个人都是天差地别的,鸡娃并没有很多作用
【 在 moonriver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啊,想来那时候的农村,大多读大学靠自然选择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4」
--
FROM 223.104.41.*
嗯,这几年的体会也是:托举效果有限
【 在 lingzhishui2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读的初中在城乡结合部,是市里最差的一所,也全靠自然选择
: 不过我们老师比重点中学的老师负责任很多,因为重点中学的老师见到的学生差异性很小,而实际上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对于每个人都是天差地别的,鸡娃并没有很多作用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4」
--
FROM 111.19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