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听妈妈讲故事(1)
就那几个人呢,不是每个伯伯。用我妈的话说,就是亏得人家手下留情,才能有我,是大恩德。我又是个小孩,给个礼应该的,他们也受着。等我长大点十来岁了,他们就不让给这么大的礼了,农村说怕受不住,我就只称呼,不再给作揖了。
【 在 ptlicuz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样啊,我还以为跟小猴子一样作揖呀
: 那你很懂事,对每个伯伯每次来家都这么正式庄重地行礼
:
--
FROM 120.227.205.*
龙生九子,各有模样,这是多样性,你也必有强于令兄之处,何须纠结:)
【 在 yimm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妈也特别会讲故事,总是惟妙惟肖的,用我父亲的话说“有根有须,有藤有秧”,可惜这好的能力似乎没传女儿,传了我哥。我父亲记忆力超好,有机会读书的话也绝对会是理工科top生,这天赋也没有传给我。呜呜呜。ahhoo看上去也是家里得天独厚的那个,让人羡慕。
--
FROM 120.227.205.*
哈哈,不可妄言,我朝社会主义,跳出历史周期律了。
内~
【 在 rainwolfji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么now处于哪个阶段
:
--
FROM 120.227.205.*
赞,这就是公德,天道自在人心!
我们县有户人家,也是外地迁过来,住在很偏僻的乡下。因为农村是基于宗族的社会,外地人来难免被排斥欺负,还好人家三个儿子,勉强支撑,只几个人家时时帮衬。后来三兄弟里两个八十年代陆续考上T大,大哥也考上T大的研究生。一时传为佳话,特别是给了我们这样农村的孩子巨大的希望。
县里一直很重视教育,给那家父亲在县城安排了工作。后来几兄弟毕业后,给过帮衬的几家孩子都帮忙带到北京、深圳等大城市工作了。这就是福报。
【 在 madeinch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时候的玩伴邻居和我同姓,但是按辈分要管我叫爷爷。我当时不懂,就问家里人,才知道是之前他家祖上逃荒过来,到这个村里就要了饭了,住牲口棚然后给种地,长住了之后就给了块地方让盖了土房。他们就认了我们本家,低两辈份。 也算救活了一家人吧。
: :
--
FROM 120.227.205.*
可能我年纪大一点吧。我们那真正严格起来是到八十年代末了。
【 在 Ha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们那那么松的?我小时候这种情况有公职的直接开除了。
--
FROM 120.227.205.*
在我们那里,早期是多数。到后期(八十年代末之后),就习惯成自然接受现实了,主动不多生了。所以我们那里还是和谐得很。干群关系也一直不错
【 在 zhuxianji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知道主贴这种是多数还是少数。
: 如果是强制引产了呢,而且足月份了,结果还是男孩,那就又是另一个故事。
:
: ...................
--
FROM 120.227.205.*
握爪,同祝:)
我家也是,几个孩子都读书出来了。虽然不比三兄弟T大那家,也算寒门改命的范本了。
【 在 stonede 的大作中提到: 】
: 跟我家一样,也是三个姐,八十年代我很幸运能来到这个世界。家里尽管穷,都供了上学,除了大姐中专其他仨硕士博士毕业。有些许人情味,超生不往死里干,那会儿在我们老家那没男孩对一个家庭来说真不行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DCO-AL00」
--
FROM 120.227.205.*
就是琅邪榜里,豫津梅长苏拜年那种礼,左手指扣住右手指,鞠躬。现在回想起来,还挺有文化的样子呢
【 在 ptlicuz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样啊,我还以为跟小猴子一样作揖呀
: 那你很懂事,对每个伯伯每次来家都这么正式庄重地行礼
:
--
FROM 120.227.205.*
你爸形容的这八个字,就活灵活现,很接地气,一听就是甚有智慧的人!
【 在 yimm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妈也特别会讲故事,总是惟妙惟肖的,用我父亲的话说“有根有须,有藤有秧”
--
FROM 120.227.205.*
是的啊:)
【 在 kids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
: 这个是前些天那个说考不上大学就娶不到媳妇的妈妈吗?
:
--
FROM 120.227.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