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还对比了一下,让AI。
Bose 最新的头戴耳机是 QuietComfort Ultra
。与索尼最新的头戴式耳机 WH-1000XM6 相比,各有优劣,具体如下:
降噪性能:
Bose QuietComfort Ultra:依赖 CustomTune 智能耳内调校技术,通过声波回弹测量耳道结构,动态优化降噪频段。其模拟降噪算法基于全球最大的噪音样本库,对飞机、高铁等场景的持续低频噪音抑制能力突出,实验室数据显示有 42 分贝低频降噪效果。在专业消声室模拟飞机引擎噪音场景(125Hz)时,降噪效率达 97.3%。
索尼 WH-1000XM6:采用 QN1-Enhanced 数字降噪芯片,支持每秒 800 次环境音采样,配合多麦克风阵列形成 360° 噪音捕捉网。其算法库覆盖飞机引擎、地铁震动等 200 种噪音模型,尤其擅长处理 100-1000Hz 低频噪音,实测降噪深度达 40 分贝。在专业消声室模拟飞机引擎噪音场景(125Hz)时,可实现 98.7% 的噪音消除率。在地铁环境中,对中高频金属摩擦声的屏蔽效果也优于 Bose QuietComfort Ultra。
音质表现:
Bose QuietComfort Ultra:搭载沉浸式空间音频技术,采用 10mm 定制动圈单元,在试听《加州旅馆》现场版时乐器定位误差仅 ±15°。
索尼 WH-1000XM6:采用 30mm 碳纤维驱动单元,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高刚性圆顶和柔软边缘,实现了从低频到高频宽频段音乐复现能力,在低频的爆发力和高频的细腻程度上都有出色表现
。在试听《星际穿越管风琴版》时,能听到很多细节,包括管风琴在大厅的回响,小提琴琴弦划过的细节等
。
佩戴舒适度:
Bose QuietComfort Ultra:采用轻量化材质,仅重 252 克,配合可调节头梁与记忆海绵耳罩,能完美贴合不同头型,长时间佩戴无压迫感
。亲肤皮革材质与透气设计,即使夏日使用也能保持清爽
。
索尼 WH-1000XM6:整体重量仅 254 克,关键部分用了 MIM 工艺,降低了整机重量,佩戴时不会有明显的重量感
。加宽的头梁设计在佩戴时完全不夹头并且增加了稳定性,耳罩有更大角度的旋转,使其更贴合面部,能帮助减少头梁的压力
。
续航能力:
Bose QuietComfort Ultra:在通勤场景下,开启降噪功能,续航时间约为 5 小时;8 小时办公测试后,电量剩余 25%;2 小时运动测试后,电量从 100% 降至 65%,预估连续运动场景下,续航时间约为 5.71 小时。
索尼 WH-1000XM6:在 1 小时的通勤测试中,电量从 100% 下降至 85%,按此推算,持续通勤场景下,开启降噪功能,其续航时间约为 6.67 小时;8 小时办公场景测试后,电量剩余 30%;2 小时运动场景测试后,电量从 100% 降至 70%,预计连续运动场景下,开启降噪并频繁使用语音功能,续航时间约为 6.67 小时。
如果你经常处于飞机、高铁等持续低频噪音环境中,对低频降噪有较高要求,且喜欢人声分离度高的效果,Bose QuietComfort Ultra 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是航空常客、地铁通勤族,更看重全频段降噪效果、音质细节还原以及续航能力,那么索尼 WH-1000XM6 可能更适合你。
【 在 YHAH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几天没来,是在琢磨给老耳机QC30降级固件,刚才终于成功降到1.1.9,降噪恢复如初,这是Bose第一款的蓝牙降噪耳机,2017年前后出品,挂脖型+鲨鱼鳍在骑车锻炼时不容易掉,还很方便实用。多年前出差在机场曾买过一副,那时候还不知道耳塞上的小犄角有啥用,觉得是为了突出个性吧,用了没几天送了朋友。
: 最近是有个朋友让推荐不容易掉的降噪耳机,不喜欢大耳包和airpods,于是就只能找挂脖的了,老款索尼xm1和这个qc30中他选了qc30,到手一看固件3.0.3,开了降噪跟没开差不多,觉得不太对劲,网上查了一下,原来bose的新固件把降噪削得很弱很弱,要想体验降噪功能得降低版本,于是学习琢磨,成功降级后就想写个之前用过的耳机和机器吧(非专业、非广告)。。。。
: 1. Panasonic RQ-SX52,那时候流行随身听,打着学习的名义搞了这个磁带机,口香糖电池的那种,买过n盘磁带,正版的孙燕姿、周杰伦,合集的周华健、张学友、后街男孩和那首“累”,当时很新鲜这磁带机带线控,还可以调上一首和下一首。没多久CD机开始铺货,喜欢松下的SL-J900),大概要一千多块,没舍得饭钱。
: ...................
--
FROM 218.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