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不取道旁李。可是在云南,总会在树林下遇到些奇形怪状的蘑菇,哪怕手指轻轻一碰,它们也会立刻折断掉在掌心,有时,一个就有巴掌那么大。
在这个全国菌中毒人数比其他省份总数还多的菌子天堂,好吃的蘑菇,通常活不到天亮,因此,聪明的菌子会让自己变得不好吃。长毒才是菌子的明智之选,可是“君子”还是太多了。所以,我吃到了鲜美无比的野生君火锅,里面有好几十种蘑菇,本来我万分相信“菌子和而不同”,可老板娘偏偏要在锅边架一个闹钟,不到点不让吃,还小心翼翼取走一小碗汤留底,他们的例行程序到底还是保留了“小人同而不和”的隐忧。
据说夏天不采菌,一夏也白过。云南人各个有神农尝百菌的大无畏精神,才会出现这类神奇招牌:“暂停营业,老板因高考,去采菌子,6月9日回”。看来这老板铆足了劲趁大家厮杀高考,去林间提前偷袭了。
菌子忧道而不忧贫。要论起松弛感,这里的山区少数民族绝对排得上号。本来雨季几乎就没游客,吃饭得碰运气。去已经没饭的第一家店后,老板推荐去另一家有饭的,好不容易坐下后开始喝茶,屁股也捂热了,但因为点不出要吃的菜,服务员小姑娘又推荐说,还可以再爬点山,往上走还有一家更好吃的。被他们孔融让梨的精神感召后,我又爬了好久的山,终于爬到了另一家……
果然,菌子淡泊明志。哈尼族的讲解员说他们和傣族是世仇,世代被逼得只能躲山上,但他们无比想的开。现在的族长都110几岁了,八十几岁在他们那里属于年轻人。布朗族的民宿老板也说,除了意外去世,山里所有的老人都能活过八十几岁。
那到底是谁,会红伞伞,白干干,吃完一起躺板板?前些天,见到植物园毒蘑菇品鉴走廊里各种红伞白杆有毒君,还觉得分外吸引人。剧毒那必定是遥远传说。直到有一天,广播里传来:如果误服毒蘑菇,请立刻就医!绝不耽误一分钟!!
这聒噪的喇叭播了好多遍,村头的喇叭声音大得能传遍整个村子。每个村子都有一座佛寺,佛寺边都有一个篮球场,好多年没再听见的集体广播从篮球架的地方传来。听到还有一个村子的广播在说:农村诗歌写作比赛,正如火如荼地在村中举行……
这才想起,是否多吃菌子,才能欲仙欲醉地多写诗。有了这合法毒品,这里应该大量盛产诗人。想着想着,又觉得应该再去尝尝鲜美无比的菌子火锅,在那口锅里,君子之交也没那么淡如水了。
我要去找我的菌子去了,也许早在我的心里留下了剧毒,慢慢释放幻觉,伴随痛觉,直到一天,总毒量太大。然后,哭喊喊,埋山山,躺板板,撑着红伞伞。
--
修改:fushia FROM 106.60.105.*
FROM 106.6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