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为什么会这样?怎么改
非好即坏,很难把好坏结合起来,这个总结蛮接近的
看起来就有点像小孩子,看待人非好即坏,很容易理想化对方,也很容易感觉对方很坏
这是心理发展水平的一种标志,意味着你的心理功能有一部分停留在比较小的年龄上。原因有很多,可能跟在那个年龄阶段所经历的养育质量有关
这属于成长的问题,你的心理功能不成长成熟,就没有办法能帮你改掉什么。就像你说的,你知道应该戒备,但你也很容易忘了戒备,反复如此,它是你的一种处世的模式。
【 在 mercyrune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人一对我热情,我便掉坑里。觉得人家挺好的。可能非好即坏?很难把好坏统一起来?为此被坑了无数次。现在有点警戒心了。但是以前戒备过的人,过几天就忘了,如果畅谈几次后,又马上忘光了,又觉得和对方关系不错,这个举个例子吧,以前在学校有个舍友因为嫉妒,故意欺负了我一次,我跟她狠狠吵了一次。过了几天她主动跟我聊天,我便一笑泯恩仇了,觉得人家挺好的,结果又被坑了一次。心不设防。。。。总觉得时刻动脑子是个特别累心的事情。跟人相处总想随心所欲,什么都不想,什么都想说,倾吐欲也特别强,甚至不分人,好像这样才舒服,很难克制。之后又很后悔。这样心理压力才小。这就是传说中的头脑单纯吗其实就是傻。。。缺爱?亲密关系缺乏?还是边缘人格?非好即坏?很难把好坏结合起来。
--
FROM 124.65.8.*
通常天生气质不同,主要是指敏感或钝感、易怒或温和、悲观或乐天这类区别
“不长记性”看起来不像是先天的因素了,因为并不是生物功能性的记忆力不好,而是对记忆中的被伤害体验的理解,在当下跟当时不一样
比如当时你觉得非常难过,发誓不理他了;但在当下,你可能抱着期望,修改自己的理解:“也许他这次能对我好一些呢?”
这种修改并非是理性和逻辑不够,而更像是被一种渴望驱使着的理想化,幻想对方对自己好
人的长期的重复的行为模式,主要是后天形成的
【 在 LittlePocket 的大作中提到: 】
: 艾玛,我也这么不长记性。感觉是天生的
: 【 在 psycholo 的大作中提到: 】
: : 非好即坏,很难把好坏结合起来,这个总结蛮接近的
: ....................
--
FROM 223.104.39.*
行为模式并没有好、坏之分,主要看你需要和更想用哪种方式
心理比较成熟的人可能会较少地在这类事情上受困扰,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世之道。只有当自己需要改变的时候才需要去改变
【 在 mercyrune 的大作中提到: 】
: 【 在 psycholo 的大作中提到: 】
: : 非好即坏,很难把好坏结合起来,这个总结蛮接近的
: : 看起来就有点像小孩子,看待人非好即坏,很容易理想化对方,也很容易感觉对方很坏
: ....................
--
FROM 223.104.39.*
是单纯地容易把领导(这个角色的人)想成坏人呢,还是先把领导想得特别好、然后又很容易因为小的事情把领导想成全坏的人呢?
【 在 borissusu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段话分析得真好啊,我感觉自己就是这样一个人,特别傻,工作中经常容易把领导想成坏人
--
FROM 124.65.9.*
嗯,理性上原谅对方了。后来呢,再遇到“看来也没有那么不可原谅”的事情,还会像之前那么生气吗?
【 在 LittlePocket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没幻想,就是觉得之前那么生气的事情,后来看来也没有那么不可原谅。
: 【 在 psycholo 的大作中提到: 】
: : 通常天生气质不同,主要是指敏感或钝感、易怒或温和、悲观或乐天这类区别
: ....................
--
FROM 223.104.39.*
看起来这是不受自己控制的一种重复性的模式
【 在 LittlePocket 的大作中提到: 】
: 会啊,还会后悔自己怎么记性这么差
: 【 在 psycholo 的大作中提到: 】
: : 嗯,理性上原谅对方了。后来呢,再遇到“看来也没有那么不可原谅”的事情,还会像之前那么生气吗?
: ....................
--
FROM 223.1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