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人的精神状况心理情绪中,有哪些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
绝大多数情绪在生理学上都是激素内分泌活动的影响,是可以"物化"的,可以人为刺激制造模拟,用物质手段“科学"方法复制。可以用药物这种东西加以治疗调节、或支配驱使迷幻的。
很多情绪、欲望都是与生俱来自然而然,不受"自我"管控,与"自我"无关,而是被基因、身体自然本能这些东西支配。
我们精神上的"自我",是被这些身体物质支配,我们大多数情绪欲望,是被身体内物质用激素、内分泌等"物质"所调动。在"自我"尚未成形之婴幼时,我们已有对死亡的恐惧,拼尽力量使岀吸奶劲努力求生,几乎一切喜怒哀乐恐悲忧情绪,全都来自于本能,而非"自我",与"自我"甚至毫无关系。
什么情绪是"自我“意识自由意志成熟后,才被我们真正自主开发岀来的呢?
也许,只有一种情绪,那就是厌倦。
它才是我们的“自我意态"自由意识成熟后,真正无法用物质控制抑制根除的一种情绪,除非我们不再"思考”。
如果机器人真地有了自主智能智慧,它大概率不会产生恐惧、兴奋……等等情绪(因为没有相应的激素内分泌刺激),但它最可能产生的乃至是唯一的一种情绪,就是厌倦,而这种情绪足以摧毁任何机器智能。
“自我"意态意识越成熟,越了解洞察一切,知道得越多,越容易产生厌倦。
人类文明诞生之前,是否已有其它智慧文明诞生过了?外星空为何至今无更高文明痕迹踪影?也许,它们都被"厌倦"这种无敌的精神杀手毁灭了。
生命因为短暂有限而可贵无价,即便如此,仍需用各种基因设计,源源持续地刺激调节调动乃至支配情绪,驱
使人类求生恐死,追寻愉悦舒适幸福美好。因为,智慧生命一旦“自我意志"意识成熟,摆脱物质激素基因本能调控制造支配的各种情绪就成为可能,而厌倦情绪一旦放肆顺延"自我意志"生长,甚至生死之间有大恐怖有时也不足以阻碍自毁。
极大受控于各种物质物化的人类,即便精神生活感情世界如此丰富多姿,一旦厌倦情绪自发生长,便难以阻碍个体自毁。何况据说摆脱了物质物化支配的纯粹智能产品式的智能机器?它们不受物质诱惑,没有精神生活可以享受,又如何应付"厌倦"这种精神杀手?
--
FROM 36.63.58.*
让信徒+各级教士养成一种精神活动日常生活习惯,对抗“厌倦"这种精神意志杀手,大概才是宗教真正的作用。
宗教人士所谓修炼,基本都用减法摆脱物质、本能、物化可控情绪欲望等等对人精神的调节或支配,使人的精神生活尽可能地简单纯粹。而这也就难以避免单调、重复、枯燥,而“厌倦“情绪也就极易自动生发。
--
FROM 36.63.56.*
【 在 zxq1974 的大作中提到: 】
: 绝大多数情绪在生理学上都是激素内分泌活动的影响,是可以"物化"的,可以人为刺激制造模拟,用物质手段“科学"方法复制。可以用药物这种东西加以治疗调节、或支配驱使迷幻的。
: 很多情绪、欲望都是与生俱来自然而然,不受"自我"管控,与"自我"无关,而是被基因、身体自然本能这些东西支配。
: 我们精神上的"自我",是被这些身体物质支配,我们大多数情绪欲望,是被身体内物质用激素、内分泌等"物质"所调动。在"自我"尚未成形之婴幼时,我们已有对死亡的恐惧,拼尽力量使岀吸奶劲努力求生,几乎一切喜怒哀乐恐悲忧情绪,全都来自于本能,而非"自我",与"自我"甚至毫无关系。
: ...................
个人感觉其实自我和外界的边界其实是很模糊的。自我包括什么?包括社会关系吗?包括肉身吗?包括行为模式吗?包括心理活动吗?上面提到的这些,哪些是纯客观的,哪些是半客观半主观的,哪些是纯主观的?纯主观的就一定能代表自我吗?
--
FROM 114.247.188.*
【 在 xueyandy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个人感觉其实自我和外界的边界其实是很模糊的。自我包括什么?包括社会关系吗?包括肉身吗?包括行为模式吗?包括心理活动吗?上面提到的这些,哪些是纯客观的,哪些是半客观半主观的,哪些是纯主观的?纯主观的就一定能代表自我吗?
我在我方思,我思故我在。
--
FROM 223.2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