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60秒:精神创伤可通过精子遗传给下一代,但我们仍能自我治愈逆转命运 | 2:37
领研网
2021/04/22
Traces of Genetic Trauma Can Be Tweaked
图片来源:Unsplash
精神上的创伤会通过DNA中的表观遗传变化遗传给后代,但积极的经历或能抚平创伤。
[听力全文](点击展开/收起)
[重难点词汇、短语](点击展开/收起)
[参考译文](点击展开/收起)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由于DNA中表观遗传信息的改变,精神创伤是可以遗传的。但是,研究人员最近揭示了这个故事的新副本:
“精神创伤的影响能遗传给后代,但这一过程也能被积极的经历所逆转。”苏黎世大学(University of Zurich)神经表观遗传学教授伊莎贝尔·芒叙(Isabelle Mansuy)说道。
她和同事研究了出生后与母亲分离的新生雄性小鼠,母子均因此遭受了精神上的创伤,这些雄性小鼠和它们的雄性后代都表现出了创伤症状,让它们区别于没有经历母子分离的小鼠。但是,当这些有着创伤症状的小鼠接触到积极体验时,它们的行为发生了转变,后代命运也因此重写。
“我们发现,如果遭受过精神创伤的父辈随后被积极乐观的环境治愈着,那么创伤导致的抑郁行为、认知问题、反社会表现、冒险行为等负面影响可以被逆转。所以,积极的经历不仅能逆转这些症状,还能逆转相关的生物学原因,也就是导致后代相应创伤症状的表观遗传标记,这些标记能够通过积极经历在精子中得到修正。”
研究发表在《神经精神药理学》(Neuropsychopharmacology)期刊上。
芒叙说,行为变化与海马体中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的升高有关,海马体是大脑中与压力应答密切相关的区域,他们在受创伤小鼠父辈及其后代的海马体中发现了这些变化。
这是第一个表明积极环境能纠正可遗传行为变化的证据,在这项研究中,遗传的方式则是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的表观遗传调控。
人们通常会使用药物来控制这种变化,芒叙说该研究或许能改变这一现状。
“这带来了希望,即使人们在童年遭受过精神创伤,发展出了严重症状,比如精神病症状或其他代谢症状、身体问题,这些也都能在某一时刻得到扭转。所以,即使不幸与创伤以某种方式刻入了表观基因组中,我们的生物学系统也拥有足够的弹性来自我治愈。”
翻译 阿金
--
FROM 180.138.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