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这里有三个内容,第一个是更深入沟通的渠道,然后是体认自己的情绪,然后是了解自己。其实是第一个的难度最大,第二个次之,第三个是入门的
那我就按照难易程度,从最容易的开始说。认识自己呢可以从自己的行为习惯,就是说自己经常会下意识的去做什么(比如有人每天晚上都要刷手机,这就是典型行为了,再比如拖延,也是典型行为),也可以从自己的情绪,比如说好像我这个情绪发作出来是要有什么目的,或者自己的念头乃至于身体的一些感受,都是可以了解自己的,我们了解了自己以后就会对自己的这个系统他的运作方式、它的未满足的需求有所了解,也就是整个的自己这个系统在被什么驱动着去做事情来去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些是我们去了解自己这个系统的第一层。
我说第一层,是因为我们的很多需求,其实是会分很多层次的,比如说可能你跟伴侣有一些难听的话,你会觉得是我想要攻击对方,但是如果可以安静下来,或者是在咨询室里,会发现更深层的这个可能是觉得自己伤心,所以想让对方也伤心,让对方知道自己的伤心,然后其实还有更深的层次,比如说被人看到、被人理解、被人接纳这些。只是包括伤心也好,包括更深层的被理解被看到被接纳,当我们不在那个氛围里头,没有深入的内心很深层次的时候,是很难去体认的,这是为什么常常我们自己来去做这些了解自己的事情,他不够深入,因为他深入不到非常深的层面。
所以就会看到我们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他绝对不像一台机器那么简单,我按这个按钮这样按那个按钮就那样,不是的。包括人这个系统其实还会有两个相反的模式,就是同一个人身上是会发生的那有一个模式叫做匮乏模式,另外一个模式就叫做创造模式。匮乏模式,就是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够,什么都缺,什么都要去索取,可是创造模式,就是觉得自己是很富足的,自己没什么得不到的,有时候会体会到自己的需求也是可以自己面对和处理的。这样的情况下,自己的精力时间就拿来去创造一些对这个世界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也是超越了人动物性的一面。这是题外话了。
那了解了自己之后,其实下一步就会有可能从体认自己的情绪的时候去了解了自己的需求。那个时候就可以不用情绪作为工具来去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是用更合理的语言表达,用语言去表达出自己的需求,比如说那个时候你可能是期待你老婆是理解你的做法理解你的焦急的,你期待她了解你对这件事情的紧迫感受,这个就是一个更深入的表达。
在这样的基础上你才会有可能去建立一个更深入沟通的渠道,因为你了解了你自己,可能你老婆也会受影响,会了解:原来我听了这样的话反应很激烈,是因为我自己很受伤。这里要说一个最常见的最普遍的误解,就是我们常常是为了保护自己,而发起攻击的。为什么要保护自己呢,是因为觉得现在的局面对我很危险,我觉得这个局面已经很可怕了,必须要做出一些非常激烈的行动,才能让对方认识到他的行为有多么不好,
或者是他的行为对我有多么大的伤害,其实很多吵架的纠缠是在这个层面上进行的,是觉得对方的言行对我来说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或者对我来说是很危险的,所以我要这样去奋起反击,揪你的问题,这个是最普遍的。那这个就是恶性循环最普遍的表现。所谓建立深入沟通,也是要去破除这样的一个过程。所以,要先从了解自己入手,然后再去更多的了解自己的需求选择表达出来,然后再和对方去建立更深入的沟通,这是一步一步来的。这个过程可能就会有花挺久的,但是这个都是特别值得的,因为因为一旦这些东西改变了,以后生活的全方位也会发生改变,就整个的人的生活的面貌会是不同的。
当然啦,我其实不太鼓励大家自己来,因为我是一个咨询师,我自己也去找咨询师来去帮助,我自己就是因为这件事情 他很值得去找专业的人去协助,可以让你在一个比较快的时间里去抵达一个新的境界和阶段,这是很值得的。还有就是,我作为专业咨询师,要找别人协助,是因为常常觉得自己来,会看不到自己后脑勺的感觉。
【 在 ilovebeyond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谢分析,感谢知道。
: “更深入沟通的渠道”,这个怎么入手?是否类似于,约定好情绪上来怎么办,想发脾气怎么办?
: “体认自己的情绪”,我开始在注意自己的情绪了,分析情绪的原因和化解方式,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
: ....................
※ 修改:·Newhumanity 于 May 21 12:49:09 2021 修改本文·[FROM: 120.245.70.*]
※ 来源:·最水木 客户端·[FROM: 120.245.70.*]
修改:Newhumanity FROM 120.245.70.*
FROM 120.24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