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驱动的行动没能实现预期,带来的失望感也许比功名利禄的愿望驱动的更深一些呢,所以你有万念俱灰的感觉是很真实的了
这样的结果,可以理解为期望的“丧失”,而且是比较突然的“丧失”(上周才知道,感觉意外)
对于“丧失”,心理学上典型的处理方法叫做“哀悼”
就像字面意义那样,哀伤地悼念,悼念失去的东西
悼念你的期望的落空,和由此带给你的各种各样的情绪感受,比如遭受打击后可能有的失落、愤怒、自责、自我贬低、委屈、怨怼、空虚、灰心、憎恶等等(以及你独有的那些感受)
哀悼的核心,是体验这些真实的情绪感受,跟这些情绪感受待在一起,聚焦在情绪感受上。这个过程不容易,因为人会本能地逃离开这些不舒服的体验
有时候需要一些仪式感(比如找人倾诉,或找独立安静的空间向自己倾诉),帮助你停留在这些感受里
在这个过程里,可能你会流泪、可能会痛斥,也可能会有其他的方式,总之会发泄出来
所有的情绪感受经过被体验、被关注、被释放,就失去了困扰你的力量
可能经过一两次的“哀悼”你就能走出来,也有可能需要反复多次
如果自己不容易完成,又很需要尽快走出来,也可以找专业的咨询师帮助你
【 在 kewy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遇到一件事情没有做成,其实本来也不是特别决定功名利禄啥的事情,出发点是兴趣使然。
: 主要是在过去半年中基本上没有做别的事情,特别全力以赴忙乎这个了,没想到最后没有成功,多少有点意外。从上周知道结果以后就一直走不出来,觉得什么都提不起劲头,有点点万念俱灰的感觉。。。
: 理智的想的话,其实这件事情本身并没有这么重要,就是太投入了养成惯性依赖了。。。
: ...................
--
FROM 120.2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