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爱,是一个奇迹! --- 谈谈一般关系模型
让我们先来看看,爱是多么的难得。
让我们想象一个简单的一般关系模型,有两个人A和B,A喜欢(爱)B,但按我们的常识可知,B并不一定会喜欢(爱)A,A和B之间是不一定会建立起爱的关系的。
也就是说喜欢(爱)是一种有着明确指向性的关系。
如果B拒绝了A,A会不会喜欢(爱)上C呢?也不一定,更何况C也不一定会喜欢(爱)上A。
也就是说喜欢(爱)也不一定会发生转移。
图片
我们再来看看攻击性。
这里需要说一下,爱的反义词不是恨,其实恨的本质还是爱,是由无法实现的爱转变来的。
然而爱的反义词是攻击性。攻击性的满足来自于对特定或非特定对象的言语的、情绪的、甚至是物理的攻击。
还是来看一个简单的攻击性的一般关系模型,A和B两个人。A对B发起攻击,B会不会还击呢?以我们的常识可以知道,B也会大概率地还击的。这样一来,AB之间的相互攻击关系就建立起来了。
再进一步假设,A对B有攻击性,但碍于现实的阻碍,A不敢对B实施客观事实上的攻击,A有可能会将怒气转嫁他人,对与B相近或相关的C发起攻击,甚至是对与B毫无关系的C发起攻击。C也大概率会还击,A与C的相互攻击关系也会建立起来。
也就是说,攻击性的指向性并不那么精确,甚至是无指向性的。也就是说攻击性的满足,对满足对象的指向性要求很低,所以很容易建立起相互攻击的关系。
从上面这两个简单关系模型的比较可以看出来,爱的关系的建立,比攻击性的关系建立,要难得多。
也就是说,爱的关系是一种很难得、而稀缺的关系。爱需要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空间、遇到正确的人,才能建立起爱的关系。
不仅如此,在建立起爱的关系之后,依然要面对很多挑战。
在每个人的内在,有着很多并存的关系对,在爱的关系中的双方也是如此。当两个人生活在一起以后,会发现更多的关系对会在两个人之间慢慢激活。
比如说一方会觉得对方是一个强势者、不讲卫生的人、不尊重别人的人等等,针对这样的人,这一方会激活他(她)内在除了爱之外的更多的关系对,以及这个关系对之间的关系键中所蕴含的心理能量,但这些心理能量更多是具有攻击性的,而这些攻击性会对两个人之间爱的关系造成伤害。
处于爱的幻想中的关系是偏执的,上述所说的伤害最重要的破坏性,在于打破了爱的关系中的偏执和完美感。
经过这一番破坏,能够跟随智慧的指引,幸存下来的爱的关系就更为稀缺了。
而往往幸存下来的爱的关系,本身就是不完美而带有抑郁的感受的。
作者:米锋 (公众号:思想的熊)
易格动力心理工作室
十四年经验的心理动力学咨询师
心理卫生协会总会会员
vx: deep_ego
--
修改:bearmi FROM 123.112.67.*
FROM 103.229.218.*
爱的反义词是不爱吧
同意你说的爱和 恨都能建立关系或连接,攻击性是在连接中施放能量
不爱就没有连接或很弱的连接,大为减少攻击 性
爱很难得吗?每一对有强烈情感连接的人之间都有爱(也有恨),不觉得爱很难得(尤其在父母子女之间很常见)
你的第一个模型,我觉得更准确地说,是在谈“喜欢”而不是“爱”
我理解的“喜欢”,更多是自我 幻 想的投射,A投给B,B不能投给A,其中有很多的机缘
--
FROM 124.64.23.*
我觉得爱不是单纯的爱或不爱,而是要有具体的情景,此时此刻不爱,不等于彼时不刻不会爱。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4
【 在 bearmi 的大作中提到: 】
让我们先来看看,爱是多么的难得。
让我们想象一个简单的一般关系模型,有两个人A和B,A喜欢(爱)B,但按我们的常识可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4
--
FROM 122.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