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记录一下抑郁的历程,求医及自救
一年前母亲离世,自此觉得父母离开后觉得再无依靠,极度孤单的感觉,怀疑自己可能陷入抑郁状态
*2020年底挂一公立医院的心理科,事先做功课该医生网上有公众号,就医网上评价也不错,医生的态度不错,聊了十几分钟,一张B5纸简单的测评,结论是中度抑郁,需要马上药物治疗,开了第二天早晨空腹体检的单子;开车回家的路上内心还是在犹豫可否自救,可否运动不靠药物来痊愈,自己放弃了体检,吃药;
**第二次2021年3月,心理状态起起伏伏,去挂了当地著名的心理专科医院一主任医生,中年女医生,没聊两句,也没做测评,就诊断为中度抑郁症,打发去拿药;
***第三次2021.9初,还是想找个靠谱的医生评估一下是面谈心理治疗还是必须药物介入,不死心又挂了一个公立医院心理科主任医生,没太在意她开始的态度,耐心做了一下心理评估,计算机上答题操作,结果是没有心理问题!!!, 医生说机器题目不一定反映真实状态,以她的经验应该是抑郁症,先交600做身体检查和进一步评估,等结果要下午,体会到医生的态度,下午也没去取结果也没再去找医生。
坏的状态的时候是什么都不想动,不用说家庭、孩子,也不用说写下自己状态。。。
值得自己肯定的是 能坚持跑步,(从去年母亲在世前的165降到现在的120,也不知道是因为抑郁还是因为跑步锻炼的结果),也可能内心认为跑步是目前自救非常有效的手段,希望可以一直坚持每月200km的跑量。
需要努力的是缩减低落状态的频次和时间
--
FROM 116.7.10.119
低落的时候会觉得无意义,极其低落的时候才觉得痛苦,不在抑郁状态感觉还好。 人际关系没啥变化,但抑郁状态对夫妻关系影响很大。
--
FROM 116.7.10.119
谢谢推荐,近期去找来一阅
【 在 Shirly112233 的大作中提到: 】
: 加油,推荐一本书《岛上书店》,中年男人的挣扎
--
FROM 116.7.10.119
其实骨子里是不相信的,我去咨询只是想印证一下自己的怀疑是否是必须药物介入
一来是运动来维持好的状体对自己还比较有效(至少半天),二来是有点害怕药物的副作用,担心把运动的积极因素同时消磨掉。。
想跟医生求证有没有比较靠谱的本地心理咨询,但目前为止公立医院的医生给我的反馈自己不满意
也了解了一些心理咨询和流派,例如家排等等,但目前来说还有点难以接受,至少没遇到自己觉得合适的。
【 在 lucci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有个疑问,为什么这么相信医院的大夫,又没有坚持吃药呢?
:
: 另外,看起来你的抑郁和父母去世密切相关,针对这重大事件进行心理咨询会有帮助的,是可以减少复发的。也就是吃药的同时进行心理咨询。
: ...................
--
FROM 116.7.10.119
感谢鼓励,加油中
【 在 midnight 的大作中提到: 】
: 加油朋友
--
FROM 116.7.10.119
今天4:40起床,10km打卡,然后送孩子上学,上午状态不错,处理了点工作的琐事,不如意的事情暂且不去纠结,准备迎接中秋假期。
--
FROM 116.7.10.119
是的,现在公立医院的心理科的医生大都一个标准的流程,先贴标签,然后再开药,
如果站在他们的角度我倒可以理解,毕竟只有那么短短的十几分钟,要分析了解一个病人的心理状态简直天方夜谭,只能靠标准化的模式来处理,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会不会反映了这种体制的缺陷(至少是心理科)。
所以看过三次之后基本上放弃了去心理科医生就诊的方案,可能只有等到病情失控到最严重的阶段才会考虑,希望不会有这一天。
【 在 zhuang407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多医生就是卖药的,反正你吃药也不会有啥错。
: 他们是能让你吃就让你吃,不是耽误了反而是问题。
: 吃了好了,说明吃对了,也许其实你根本不用吃药就能好。
: ...................
--
FROM 113.116.41.206
谢谢鼓励,其实是因为这1年内没有缓解,而又有恶化的迹象,才让我想去医院求医。 至亲去世、夫妻关系、孩子升学、工作不如意等等这些事情可能纠缠在一起导致情绪持续低落。
版面上有提到复用一种中药制剂可以调节情绪,我问了一个中医朋友,他不建议我服用,因为不适合我这种体质,建议我多跟周围朋友交流(天,能维持工作中的日常交流就不错了,再去拓展,何其难)
【 在 caoyuanren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你的情况,我觉得还是由家人去世引起的,并不是典型的抑郁症,一般家人离世半年内的症状和抑郁症是很像的,一年前后如果不是抑郁症就,只是因为家人离世,那么各方面的情况就是会有缓解。
: 孤单感、情绪低落、兴趣缺失这些其实是很难受的,你能坚持锻炼、还是真的很棒,时对你有帮助的。不知道你现在的感受和以前比怎么样了呢?
:
--
FROM 113.116.41.206
我猜想这是一种感觉,是不是先接纳它,然后不在抑郁状态的时候尝试正常交流?
【 在 transpencil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个问题想问问,我都不想和家里人以外的人多交流,觉得说话很累,打字还行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WLZ-AL10」
--
FROM 113.116.41.206
傍晚开始慢慢不好,因为家庭琐事陷入抑郁状态。。。 胸口发闷的感觉,有点呼吸不畅。。。。
--
FROM 113.116.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