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跑200km的毅力真的好强了,不跑步的人可能很难体验200km有多难
可以说明你从身体到心理上,都是很有力量的
所以当看你说,你陷入抑郁时什么都不想动,就显得有点突兀和奇怪
抑郁症或抑郁状态这样的标签,可以解释当下的状态,吃药也可以适度地调整和改变表面的状态
但那个突兀感是怎么回事呢?人为什么会从那么有力量的状态,不知道怎么就进入另一个极端状态呢?
你的对标签的抗拒、对吃药的反感,是不是也是源于这样的困惑并不能被标签和药物所解开的缘故呢?
除开吃药这个选项,如果想要向内探索,仔细观察你的描述,就会有一些线索。
你在第一句话里讲父母离开,你觉得“再无依靠”
这句话让人心生酸楚,同时也让人疑惑,成年人对年迈父母的感觉是需要依靠吗?
如果要依靠,那么要依靠他们什么呢?
这可能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也许也是很难面对的问题
很多陷入抑郁的人有自毁倾向,从外面看起来好像他们本来是很有力量、有资源的,但身体、事业、家庭都在不知不觉中被影响了,而他们无法自拔
他们的痛苦如此真实、自毁倾向如此令人惋惜,有时候会令人疑惑,会觉得可能在潜意识里他们在用这样的方式在惩罚着谁
惩罚着爱他们的人……常常是父母(经典理论给出的解释)
与那些被父母长期忽视或虐待、长大后有其他心理症状人不同,很多抑郁的人是被父母诚挚爱着的
所以那些自毁更令人唏嘘
成年人与父母的关系,总是各种心理感受模式的源头
去探索,也许可以找到答案吧
【 在 garfield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年前母亲离世,自此觉得父母离开后觉得再无依靠,极度孤单的感觉,怀疑自己可能陷入抑郁状态
: *2020年底挂一公立医院的心理科,事先做功课该医生网上有公众号,就医网上评价也不错,医生的态度不错,聊了十几分钟,一张B5纸简单的测评,结论是中度抑郁,需要马上药物治疗,开了第二天早晨空腹体检的单子;开车回家的路上内心还是在犹豫可否自救,可否运动不靠药物来痊愈,自己放弃了体检,吃药;
: **第二次2021年3月,心理状态起起伏伏,去挂了当地著名的心理专科医院一主任医生,中年女医生,没聊两句,也没做测评,就诊断为中度抑郁症,打发去拿药;
: ...................
--
FROM 124.6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