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讨论]为什么心里难受但不考虑找咨询师
首先,心理咨询就是个很费时费力的事情,花费高,每周都要跑一两次咨询室很辛苦,对于已经有很大现实压力的人来说,这个也是个支出,而且心理咨询通常并不能立刻见效,短咋俩仨月,时间长了可能要一年甚至几年,有这时间,困难可能已经过去了
从时间管理的角度来说,在日常时间提高自己的能力是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而外部的压力通常是第一象限重要且紧急的事情,多数人都把绝大多数的精力花费在重要又紧急的事情上,其结果就是四处救火,而平时闲的时候就是吃喝玩乐,不去提高自己解决自身生活问题的能力。据我所知,多数人毕业后是基本不看社科类书的
第三,心理咨询也是件很需要勇气的事情,因为接触自己的负面情绪,本身就很难
【 在 selena0224 的大作中提到: 】
: 经常看到一些版友心理上非常难受,无论是出于现实的压力、还是遇到了大的挫折、或者是不明显的挫折压力但说不清的闷闷不乐,总之能看出来心理上处于比较艰难的状态,但似乎大家的首选包括网上倾诉、运动健身、看书、劝自己想开、想好的事情改善情绪、继续承受等,似乎考虑去做心理咨询是一个让人纠结或不太愿意的选项。
: 为什么心理咨询发展了这么多年,它仍然是一个让人回避的选项呢?欢迎探讨。
--
FROM 111.194.4.*
心理咨询的理论是有科学依据的,而且书市面上就能买到,来访者可以自己辨别真假
【 在 wclq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不管用 - 最真实的回答。
: 并没有客观考核标准。假设我是个骗子,全是胡说八道的,你作为患者怎么知道我是骗
: 子?无解。这方面心理咨询比中医都不如,和请大仙略相当。大仙说不管用就是心不诚
: ...................
--
FROM 111.194.4.*
有很多论文支撑的
【 在 htianshui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有可能是伪科学。
:
--
FROM 111.194.4.*
你这都听谁说的啊……
现在心理学就是在整合,百家争鸣那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
【 在 wclq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第一句,并不是。诸子百家争鸣而已,远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为了和心理咨询这类不
: 科学的撇清,一部分美国心理学会(APA)的人自己又搞了个美国心理科学学会(APS)
: 。即使如此,在APA剩下的人里,弄咨询的也是小众里的小众。国内,多年以前北大心理
: 系临床的学生答辩被认知的老师骂得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223.104.39.*
确实,《FBI教你三秒钟看透一个人》这种书似乎卖的更好,很多人想通过心理学来控制别人,实际上他们不知道他们痛苦的根源可能就来源于这份控制欲
【 在 jackalove 的大作中提到: 】
: “平时闲的时候就是吃喝玩乐,多数人毕业后是基本不看社科类书的”
: 没有大的生活变故 是不会往这么方面想的。看不见 摸不着 见效慢 还被成功学劣币驱逐良币了
:
: 有些书或文章写的是真的牛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223.104.39.*
嗯,这样的也不少
【 在 lucci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心理痛苦的人,好像对提高自己能力有些看法,比如自己在婚姻里很痛苦,说你去找心理咨询吧,可能得到的回答是:明明应该是对方去找心理咨询!
:
: 心理痛苦的人,有不少不太能把归因归到自己的能力需要提高,而是归到某某某某应该对我的痛苦负责
: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4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223.104.39.*
99%,你可真敢说,张嘴就来啊
你知道每年北大专硕里面多少是学咨询的?你又知道其他非心理咨询方向的有多少后来转成咨询师的?而且,近几年,这些大学招专硕的数量都在增加,他们对心理咨询也越来越重视,当然,学费也越来越高
你说的百家争鸣不就是认知人本精分以及一些小流派吗,我说的整合就是这些派别的整合
你说的心理学生物it,那叫跨学科研究
【 在 wclq 的大作中提到: 】
:
: 审基金审出来的呗。在学术圈说“心理学”,99%的情况不包括心理咨询。所谓整合,正
: 经的心理学和IT、生物的整合项目都很多,但这个心理学是不包括心理咨询的,不要偷
: 换概念。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223.1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