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心理的问题主要是在于认知
心理治疗里非常重要的一个流派,认知行为治疗(简称CBT),有非常有效的调整认知的策略和方法。目前在美国,CBT是心理治疗的第一大流派
但研究数据显示,即使在认知行为治疗的疗效里,起作用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关系”,而不是那些调整、扩大认知的方法
即,真正重要的改变,发生在患者与治疗师的“关系”中,在人与人的“连接”中
努力与他人建立连接,在包容、理解、有爱的关系中去改善吧
【 在 Sky888666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扩大自己的认知?我听了好多课,貌似有点用,但是在处理具体事情时,还是不自信、不豁达
--
FROM 221.216.117.*
是,谢谢,只是在认真地写回帖,也当成学习的机会
【 在 clchangch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是心理咨询师?发现你每个帖子质量都很高。
:
--
FROM 124.64.23.*
这就是生活中常见的悖论,灰色的心理感受可能很需要在良好的与人的关系中得到助益,可良好的与人的关系很需要健康有力的心理能力和能量。很多人往往就困在这样的循环里
对成年人来说,如果够幸运,可能会遇到非常有爱、有能量的伴侣,或者同样有爱有能量的亲密的好朋友,提供长期的有爱、包容、理解和支持的相处
让儿童来说,可能最重要的幸运是父母或主要抚养人改善养育模式为无条件积极的爱和支持的模式,提供心理修复机会,或者有足够亲密的伙伴朋友长期提供有能量的心理支持
大多数没那么幸运的人(包括我在内的普通人),能把握的就只能是寻求付费的专业关系了
【 在 LoveLifeLab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一个人内心是灰色的,总是无法与人建立良好关系怎么办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3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223.104.40.*
就我所倾向的理论来说,专业关系提供的一部分功能——温暖的理解、积极的关注、不评判、鼓励、陪伴,长期对于改善灰色的心理感受总是有帮助的。灰色代表荒芜、没有色彩、缺乏生命力,是一种内在世界被荒废的象征。关注、理解、鼓励、陪伴,就像给予一片冰封的荒原阳光和雨露,总能让生命发芽
但生命具体是怎样发芽的,怎样打破冰封?也许是本来的冰封里有缝隙,某一次的阳光照耀就让生命探出了头;也许需要阳光照耀许久才能慢慢解封;而也许等待的过程,种子枯萎了……专业关系同其他所有的事物一样,有可信赖的那一面,也有必然的局限
具体到生活中某一个具体的事例,是否能在专业关系中得到帮助,我觉得也许有时候能,有时候不能。但也许重要的是,在一些无助绝望的时刻,有人与你有着同样的感受、陪你在一起面对
从心理学角度看,价值观是一系列从心理感受模型出发的,代表感受模式的信念合集。价值观带来的冲突,是各种感受的冲突。我们总要去看看内在的感受,看看内在发生着什么,就像给内在世界送去阳光和雨露。感受被看见、被接纳,也许就被抚慰;内在被抚慰,也许外在的冲突也就没那么困扰了
【 在 LoveLifeLab 的大作中提到: 】
:
: 付费的专业关系这个,也挺难得。付费买来的食品,能解除饥饿,增加营养,付费买药,可以治疗病痛。付费的专业关系,对于灰色的心理感受,效果是一定积极的么?
:
: 之所以我前边问心理问题、精神问题、人格问题、人品问题的分别,一个重要原因是,现实中的具体事例,心理咨询是否真的有解?(不是某一个具体的咨询师是否能解),比如,是否某一事例是价值观冲突的问题?找咨询师实际上是解决不了的?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3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修改:psycholo FROM 120.245.14.*
FROM 120.245.14.*
有时候我们感觉无助,感觉按照我们惯常的理解方式,咨询师没有办法帮助我们
但也许正是这种理解方式带给我们无助的感觉,而正是无助的感觉让我们需要去求助。所以有时候也许换个角度,去感受、不去理解
感受此时此刻、当下,舒服还是不舒服,放松还是紧张,有压力还是轻松,亲近还是疏远,生气还是愉快。谈论感受,让咨询师替我们去理解(这是我在最近半年个人体验中的策略,感觉收获挺大的)
【 在 LoveLifeLab 的大作中提到: 】
:
: 付费的专业关系这个,也挺难得。付费买来的食品,能解除饥饿,增加营养,付费买药,可以治疗病痛。付费的专业关系,对于灰色的心理感受,效果是一定积极的么?
:
: 之所以我前边问心理问题、精神问题、人格问题、人品问题的分别,一个重要原因是,现实中的具体事例,心理咨询是否真的有解?(不是某一个具体的咨询师是否能解),比如,是否某一事例是价值观冲突的问题?找咨询师实际上是解决不了的?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3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120.24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