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可能隐藏着危险,而对黑暗恐惧可以让人远离危险,所以怕黑可能是写进基因的
随着长大,对黑暗的体验逐渐修正原始认知,恐惧就慢慢减弱了
一般来说,没有安全感是几乎所有现存生物的本能,因为身处危险之中而没有警惕的物种早就灭绝了
人类生下来都是没有安全感的,充满了警惕和恐怖想象,小婴儿有时候哭起来歇斯底里
在长大过程中,伴随着养育者和环境中其他人的关注、响应、鼓励、支持,不安全感慢慢被修正
但没有完美的养育,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残留着某种程度的不安全感
有些人的不安全感残留得更多些,但安全感是生物的底层需要,总是要优先满足的,所以可能会发展出各种各样的过度安全策略
最常见的过度安全策略是过度焦虑,也就是跟环境不相适应的焦虑
还有比如过度黏人、过度与人群疏离、或者难以适应人际情境等等
孤独则是另外一个命题,孤独是一种深刻的内在不被看见的感觉,它会损害愉悦感、意义感和信念。孤独是一种缺乏链接的状态,缺乏与他人的链接,也缺乏与自己的链接。
所以缓解孤独有的人更多靠融入人群,有的人更多靠向内探索
当人处在孤独状态中,可能更容易迸发出跟内在有关的创作力,很多天才作品是在作者孤独状态下创作出来的
【 在 guoqingjie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时候没有安全感,孤独,对人生有什么影响?
--
FROM 124.6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