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抑郁症患者总说活着没有劲,这是严重到什么程度
看起来你的这位朋友他心境不好、缺少兴趣和乐趣,活着没意思,这些是抑郁的症状,但是否到了确诊抑郁症的程度,或者抑郁的程度有多重,还要看更具体的情况。说不想活但还会考虑父母,看起来不像有具体的自杀想法和计划,不太像严重的危机状态。
至于后面说到的,看起来他常常处在应激的状态中,很容易被激惹,也常常贬低别人。这个表现可以倾向于判断为某一种人格的特点(不是抑郁),不过作为朋友,如果想要理解他,可以想一想,处在他的状态里,人活着该有多么疲惫,绷着一根弦,背着炸药桶,一点就炸;必须通过贬低别人才能让自己感觉好一些,反过来就说明内在对自己有多么不自信。一个内在虚弱、却时刻要防范着外界批评的人,其实是活得很不容易的,表现出抑郁的症状也很容易理解
【 在 dallasdol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身边的一个朋友总说生活没有劲,没有意思,全是烦恼,纯为了父母活着,等父母有天不在了,就不想活了。
: 工作中出错,不能让别人说,自己永远没错。身边人谁要说,哪哪没做好,立刻发怒,始终都自己没错。对工作接触的中人总说谁谁能力不行。
: 这种情况一般严重到什么程度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120.245.14.*
是啊,看得出来,智力上的优势可能是你这位朋友为数不多的、可用于锚定自身价值感的工具,小时候这个工具很有用,但到了大环境中,智力优势不再那么明显,可能他就失去了对自我价值的感受,觉得活得没有意思了
更为健康的心理功能中,用于锚定自我存在的工具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自我的个性,独特的特点,与他人的共同之处——既有自我的优势也包括自我平庸的部分和自我的劣势。锚定自我的工具越少,人在应对自尊威胁时就更脆弱;工具越多,才更容易心理上站得稳当
【 在 dallasdol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身边的一个朋友总说生活没有劲,没有意思,全是烦恼,纯为了父母活着,等父母有天不在了,就不想活了。
: 工作中出错,不能让别人说,自己永远没错。身边人谁要说,哪哪没做好,立刻发怒,始终都自己没错。对工作接触的中人总说谁谁能力不行。
: 这种情况一般严重到什么程度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120.244.142.*
看起来可能是情绪调节方面的功能受限,比如通常来说,人们觉得一些事情很小,抱怨一下牢骚一下就过去了,但对他来讲,也许小事情在他内心感受里激起的情绪就很强烈,而内在处理、消化情绪的功能比较受限,宣泄和释放情绪的方式也比较单一(比如要么忍着、要么爆发,或者一直爆发)。这样展现出来的整个人对环境、事件反应过度,比较令人难以忍受和难以理解
广义的精神类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这样的常见于人群的症状,和狭义的精神疾病;狭义的精神类疾病主要是指在现实检验方面有明显问题的症状,比如持续的幻听、妄想、失去现实感的冒险行为之类的。从你讲述的这些事情上看,没有看到狭义精神类疾病的症状,而焦虑和抑郁一般比较常见,是否严重到确诊病症的程度,要看医生的诊断
而通常来讲,如果是精神类疾病,相对容易立竿见影地治疗,医生们有很多方法,药物、电击、住院和介入式治疗等帮助消除症状
但大部分在现实中的适应不良,根源可能在人格层面。人格是相对稳定的一系列感受、情绪、认知、行为模式的集合,要打破旧模式、发展更具适应性的新模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药物基本上是无效的。做长程的心理咨询或治疗,或者有针对性的修行,或者大量看心理相关的书籍文献、同好之间研讨谈论、长期坚持领悟、反思,这样一些方法可能都会有所帮助
【 在 dallasdolan 的大作中提到: 】
: 生活中,一点小事没符合他要求,就容易失控,比如说家里东西坏了,谁要给修一次没修好就不行,就没完没了墨迹。
: 像这种情况应该怎么治疗,会不会是有精神类疾病。
--
FROM 124.6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