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其实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不是一种职业或者成就,那是一个结果,人是无法控制结果的,只能尽人事知天命。在自己命运范围内走出一个最好的答案,或者你够深刻,在这几十年走出一个改命的人生。
所有的这些前提,落入到实践,都是由一个人内心的感知来决断的。而一个人内心的感知决断能力太弱,才是真正的他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之前的认知和所作所为,是背离一个人真心追求的方向,造成了心力的损耗。所以,假如心活,你自然就知道你要干什么,假如心气低,那么让心活过来本身可以成为可以去做的事情
--
FROM 180.90.114.*
其实根本而言,就是一个人的主观。这个主观是由于一个人的根本——其心这个客观存在的物质层次和组态决定的,也即你说的壁垒,实际上是根器,是命底。
放到个人来说,人与人是不同的,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天地合气成为人,都有高级的先天物质,只不过层次高低,组态完善程度,损耗多少,转化成了什么而已。
对人性善恶的定义,要从人性的定义来说,假如性是人这一存在的最最初,是善的,是来源于宇宙本源的,假如是一世生命之初,是交织的,由其物质层次成分决定。
因而,并不是人类的本性都是追求享乐,那只是相对低级的世俗物质,人人自带的,除了这些,是有天良的。而这个构成,人与人不同。
三体是大刘写的,他不是得道者,不是窥探宇宙真相的人,里面是他自己的主观,这个主观可远可近,但并不究竟。人建立自己的三观,还是要在向绝对客观探索的基础上,更久远。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3
【 在 jackalove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部分人都没法理解 朝夕相处的自己的物理躯体和主观世界
:
:
: “三体中,智子是在地球科技前面竖一道墙。在这道墙之前,什么航天、医学、武器等等各方面都可以发展,但一旦碰到这堵墙,就过不去了。这堵墙就是“人类对粒子微观结构的了解”。
:
: 而大部分人就很像被主观世界的“智子”锁死了,这个智子 就是 对认知科学的钝感,只是周而复始的进行黑盒输入和消费,无法解构出微观结构,从而也无法进行创造。
:
: 他们只是依照直觉行事,相信以形补形,追随本能指引,追随快乐,相信人活着就是为了快乐,暴饮暴食 游戏,在信息噪音 大数据中原地打转。殊不知 时代已变,我们的直觉和本能 滞后于时代,急需改造我们的操作系统 以适应这个时代
:
: 生活中,有一部分人,从好多领域,都能解锁智子的锁死:脱口秀演员对生活的观察,哲学家,文学家,数学家,程序员,设计师,宗教等等,一个表现就是他们不停的对这个世界的物理现实映射到主观世界的过程,进行解构,并对解构了的元件 进行组合,实现想拼搭乐高那样,进行创造,实现涌现。”
--
FROM 223.104.39.*
即便如此,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我的真心活出自己起码无悔的一生。哲学家艺术家与农民没有一定的差异,人与人的差异只在人心客观抵达的层次本身,胸襟本身。你要说从一个终极角度来让人一生有意义,那么就得从终极答案的角度来认知,而去认知人之本和来去这条路本身,就是扩大自我主观以至与客观合的过程,也是提高自我的核心的过程,探索本身就是意义,意义本身也没有意义,却是最大的意义。
离开这个角度来说,是非成败转头空,人生表象无非是本底物质转化演化的一场,演化成什么样,由心决定,但那个表象其实没有绝对角度的太大区别。那么,我心甘情愿,真心走一回,临头也能悟出点与更深的真有关的道理和感悟来,也算不枉。活法而已。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3
【 在 jackalove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部分人都没法理解 朝夕相处的自己的物理躯体和主观世界
:
:
: “三体中,智子是在地球科技前面竖一道墙。在这道墙之前,什么航天、医学、武器等等各方面都可以发展,但一旦碰到这堵墙,就过不去了。这堵墙就是“人类对粒子微观结构的了解”。
:
: 而大部分人就很像被主观世界的“智子”锁死了,这个智子 就是 对认知科学的钝感,只是周而复始的进行黑盒输入和消费,无法解构出微观结构,从而也无法进行创造。
:
: 他们只是依照直觉行事,相信以形补形,追随本能指引,追随快乐,相信人活着就是为了快乐,暴饮暴食 游戏,在信息噪音 大数据中原地打转。殊不知 时代已变,我们的直觉和本能 滞后于时代,急需改造我们的操作系统 以适应这个时代
:
: 生活中,有一部分人,从好多领域,都能解锁智子的锁死:脱口秀演员对生活的观察,哲学家,文学家,数学家,程序员,设计师,宗教等等,一个表现就是他们不停的对这个世界的物理现实映射到主观世界的过程,进行解构,并对解构了的元件 进行组合,实现想拼搭乐高那样,进行创造,实现涌现。”
--
FROM 223.104.39.*
嗯,对的,怎么说说什么无所谓,明白就行。
能缓解的还是心本身的变啊,不能从外在形式去求啊。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3
【 在 jackalove 的大作中提到: 】
: “哲学家艺术家与农民没有一定的差异”
: 是没啥差异,不过也许可以缓解楼上人痛苦,往不断“套娃”下面再深一层或几层。
:
: 并也没有鄙视和高高在上的意思,打类比是为了好理解,类比也只是我个人的理解。主观世界太抽象了,得转成“洞穴之喻”之类的更形象具体一点
--
FROM 223.104.39.*
还真不是西方哲学和心理学的事,这两门离真理离客观也且远着,认知到,到传递给他人的实践通路又是另外一回事。后天智识占太多会导致一个人多思多虑,以脑思维来取代心对世界的更直观和深层的感知,但哲学和心理学又何尝不是脑思维层面的事?
在于人对事物的认知深度本身,并不限定于某个领域或者标签。唯心唯物都可以抵达真相,假如是真相。
宗教的核心指向也是一致的,剥离外在的那些末端,殊途同归的,好比用的语言不同,最后终极指向就是一个,毕竟天无二日。只有宽阔的胸襟,才能容得下真理未得前所有的待定。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3
【 在 jackalov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个人觉得学校也有点责任,总灌输 科学和唯物主义,高中初中 从来没有西方哲学 心理学这种课程,让学校出来的 极其抗拒那些比较主观 比较”唯心“的思想
:
: 刚毕业的时候,有人传教 基督教,我第一反应就认为他是神经病。
: 现在想想,宗教也能自圆其说,也是一种解释
--
FROM 180.9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