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十三岁女生,总是会不自觉叹气,还时不时想着怎么能赚钱
十三岁,是青春期个人意识萌芽了,
看描述,重点可能不是想要赚钱,而是想要通过赚钱达到什么目的
例如,赚钱了能摆脱你们的某些控制,赚钱能实现自己的某些愿望,可能关注点更多要落在孩子对什么不满的方面,而不是直接处理孩子想赚钱的这个想法。
这个叹气也是类似,叹气引起了你们的担心,你们会觉得继续这样下去孩子会对求知失去欲望,为什么会这么想呢?叹气如果是最近才开始,可能是孩子遭遇了什么挫折或者无聊?可能需要更多的和孩子沟通和观察,而不是着急,更不是要直接上手改变孩子。
【 在 han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回, 赚钱我们也没有好主意,因为平时妈妈管的比较严格,不让玩手机,估计是误解了父母监护权的意思了,以为赚了钱就可以买个手机自由玩耍了。
: 叹气我们最担心是她对未知事物,对求知失去欲望,有那么几天完全提不起劲儿来,啥都不想干的样子。
:
--
FROM 61.148.124.*
要是实在担心,可以问问孩子要不要咨询师谈谈,看你们的信息,好像很难判断怎么回事。
【 在 han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回, 赚钱我们也没有好主意,因为平时妈妈管的比较严格,不让玩手机,估计是误解了父母监护权的意思了,以为赚了钱就可以买个手机自由玩耍了。
: 叹气我们最担心是她对未知事物,对求知失去欲望,有那么几天完全提不起劲儿来,啥都不想干的样子。
: --
--
FROM 120.245.70.*
这个要了解为什么不想花父母的钱了?花父母的钱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
总叹气,说明孩子急于赚钱,但是又找不到赚钱的方法。作为父母还是要了解孩子想赚钱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赚到钱了,他如何使用这些钱。
这里要排除孩子是否觉得花父母的钱受制于父母,如果不花父母的钱,就可以摆脱父母的管制,如果是这样的,那父母要觉察下教育方式是否太过专制和严厉,13岁,正值青春期,太过严厉孩子容易逆反,也容易抑郁。
【 在 han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不想花父母的钱了 ,怎么破叹气?怎么劝导赚钱的想法?
--
FROM 125.33.207.*
钱通常意味着达成愿望的手段,而叹气一般是在表达抑郁情绪,表示对未来有比较悲观的预期
有的父母管的太严,孩子拿不到钱,无法实现自己正常的愿望,于是孩子产生抑郁情绪,对未来比较绝望
有的家庭本身就比较看重钱,这里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家里确实没钱,另一种是父母双方或一方极度的看重钱,这最后都会导致孩子也对钱比较看重,如果感觉到未来赚钱的希望渺茫,也会产生悲观预期,由此产生抑郁情绪
【 在 han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不想花父母的钱了 ,怎么破叹气?怎么劝导赚钱的想法?
--
修改:maple0 FROM 111.194.8.*
FROM 111.194.8.*
想着赚钱意味着想要经济独立,孩子在表达对于独立自主的渴望
本来,青春期的重要发展议题就是心理上跟父母的分离(独立自主),许多孩子都会在行动中表现出对父母的抗拒和反抗。但大部分孩子还是信赖和依赖父母的经济支持的,就是那种常见的“白眼狼”模式(吃爸妈的喝爸妈的还鄙视爸妈,并认为理所当然)
而如果未成年的、没有经济能力的孩子感觉经济上也不想依赖父母、需要考虑自己赚钱,那可能是一种从心理上跟父母疏远了的感觉。赚不到钱就只能“寄人篱下”,是很辛酸的感受
张爱玲有句名言,“能够爱一个人爱到问他拿零用钱的程度,那是严格的试验”。不那么亲密无间的关系,才会在钱这个东西上留心
所以父母如果愿意,还是多想想如何跟女儿在心理上更亲近吧。少否定,多理解,多关注,爱孩子的爱好,懂孩子的情感,体会孩子的喜怒哀乐,像真心的朋友那样鼓励支持她,允许她做得不好,帮助她度过困难
PS:即使孩子自己赚钱买了手机、可以随心所欲地玩,很可能她仍然会止不住叹气。孩子需要父母的接纳和关爱,如果得到了,其实并没有那么愿意躲进手机的世界里。反而更愿意回报父母的期望,好好读书去
【 在 han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不想花父母的钱了 ,怎么破叹气?怎么劝导赚钱的想法?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120.24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