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运动的困扰,感觉没法跟人对打了
我挺想运动好的。小时候,我跟小孩一直玩得不太行,到大了,没怎么进行顺畅的群体运动。现在,各种网上教学、论坛,把我的草也长起来了,而且我觉得,打好常见的一些球,有助于我能被人群接受。
现在挺流行的有,乒羽毽,毽子我能自己练,偷偷默默练了好久了,终于有能力跟人一起踢了,但是乒乓、羽毛球,自己练根本对对打用处不大,因为这些运动,我有好多烦恼和障碍。
踢毽子其实也不太顺利。我是自己练好了,可是跟人围圈的时候,我就感觉很不好。有的时候我觉得人家水平都比我高,觉得自己不配挤进去,在里面就感觉诚惶诚恐的,生怕踢不好了,每个动作都尽量能不让别人失望。可是我越僵硬,就越不舒展,发挥不出来,毽子过来我看着它就调动好全部的注意力,赶紧抬脚,一紧张,还就是给掉了。结果一堆人,慢慢演变成到我这老瞎,我真有点挂不住了,可是大家看起来似乎特别宽容,老跟我说:“没事儿没事儿”。我一开始还强颜欢笑,装作满不在乎,时间长了,我实在挂不住,就找机会败走了,还得说不是因为自己待不下去了了,是因为有事,得有个体面。后来我看一堆人踢圈,再也不敢往跟前凑了,害怕别人看见我,怕发现我的心思。
踢圈的时候,我还有个心理,对于谁把毽子踢给我,这件事,我很耿耿于怀。按我的意愿,大家都应该踢给我!不要提给什么其他的ABC,踢给别人我就有点不快。但是另一方面,我又愧于让别人踢给我,我感知到一个人冲着我准备向我踢,我就特别感激“你怎么能踢给我呢?”有点受之有愧。我不知道我这个气场是不是就散发出来了,一开始别人还对我很中性,时间一长,我感觉大家都不怎么爱踢给我了。在水平相当的圈里,或者水平普遍比我差一点的圈里,也会这样。
我总感觉有我参加的活动,总是会陷入沉默、怨怼、沉闷,不积极救球,有解散的趋势。别人的圈子都是欢声笑语的,大家积极救球,精彩纷呈。可是我这就是这样,我也有尽量在运动中发出一些声音,可是反响不好,好像很扫兴。
另外乒羽也是,我自己是不怎么敢去球场的,球场上好像都充斥着“专业人士”,拿的架势都很高级,比赛也很激烈看着很像模像样的。碰到这种高级人士,我就不敢往里面插了,只能沦落在抱着拍子在场边看的份,要是有人垂询我,我肯定惊恐地说不要不要只是想看看。
于是我就找了个运动伙伴,专业的就去专业圈子里去了,我只好找到小白,我想教教小白他还不好好学,秉承能打就行动作无所谓的思想。我对小白又生怨怼,觉得他回球质量不好,一开始忍着呵呵呵,后来开始忍不住指责他,小白又不大高兴,我怕他跑了,只好又忍他。人家小白好歹敢自己站在球场里,不尴尬,我怕。
总之,我运个动,费了劲了,我知道这是我日常生活的缩影,是人际交往的矛盾凸显。我该咋办?
--
修改:malchik FROM 221.223.70.*
FROM 221.223.70.*
我看到你对“专业”很关注,比如,你希望自己专业,有水准,也希望对方有水准,如果对方水平不高,你就会心情不好,想训斥。而当对方比你专业的时候,你会感到自己不配。
我不知道你小时候父母是否是这样要求你的?要优秀、要做好,做好了你就有权利,做不好你就不配...
另外,我看到你想运动的主要目标是融入社会群体,而在踢圈的时候又想别人都传给你。融入社会群体意味着分享,而都传给我意味着以我为中心。这份矛盾也许是你内心的冲突之一。
【 在 malchik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挺想运动好的。小时候,我跟小孩一直玩得不太行,到大了,没怎么进行顺畅的群体运动。现在,各种网上教学、论坛,把我的草也长起来了,而且我觉得,打好常见的一些球,有助于我能被人群接受。
: 现在挺流行的有,乒羽毽,毽子我能自己练,偷偷默默练了好久了,终于有能力跟人一起踢了,但是乒乓、羽毛球,自己练根本对对打用处不大,因为这些运动,我有好多烦恼和障碍。
: 踢毽子其实也不太顺利。我是自己练好了,可是跟人围圈的时候,我就感觉很不好。有的时候我觉得人家水平都比我高,觉得自己不配挤进去,在里面就感觉诚惶诚恐的,生怕踢不好了,每个动作都尽量能不让别人失望。可是我越僵硬,就越不舒展,发挥不出来,毽子过来我看着它就调动好全部的注意力,赶紧抬脚,一紧张,还就是给掉了。结果一堆人,慢慢演变成到我这老瞎,我真有点挂不住了,可是大家看起来似乎特别宽容,老跟我说:“没事儿没事儿”。我一开始还强颜欢笑,装作满不在乎,时间长了,我实在挂不住,就找机会败走了,还得说不是因为自己待不下去了了,是因为有事,得有个体面。后来我看一堆人踢圈,再也不敢往跟前凑了,害怕别人看见我,怕发现我的心思。
: ...................
--
FROM 125.33.202.*
是,自我中心,让我分享,吃亏?我不想。可是又很卑微,别人想踢给我,我又诚惶诚恐,觉得消受不起,不配。
从小,因为爸爸不给力,家里其他成员比较宠我,以我为中心,以我为优先,众星捧月的时候,我就感觉还好,而且觉得这是应该的,不这样就不对。不被优先不被让着了,我就不习惯,有意见。可是幼年大多数人不但不让着我,有的还欺负我。
我妈妈是以我为中心团队的领导人,她又经常批评:全家都娇惯你!太依赖大人了!你得自立!
然而父母并没有要求我优秀。只是我自己,除了优秀,想不到别的让群体接受我的方式了。裸的我,笨,不会被接受吧。
【 在 Carrie947372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看到你对“专业”很关注,比如,你希望自己专业,有水准,也希望对方有水准,如果对方水平不高,你就会心情不好,想训斥。而当对方比你专业的时候,你会感到自己不配。
: 我不知道你小时候父母是否是这样要求你的?要优秀、要做好,做好了你就有权利,做不好你就不配...
: 另外,我看到你想运动的主要目标是融入社会群体,而在踢圈的时候又想别人都传给你。融入社会群体意味着分享,而都传给我意味着以我为中心。这份矛盾也许是你内心的冲突之一。
: ...................
--
FROM 221.223.70.*
被父母给推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太依赖别人,做不到心理自立,内心没有形成思维闭环
【 在 malchik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挺想运动好的。小时候,我跟小孩一直玩得不太行,到大了,没怎么进行顺畅的群体运动。现在,各种网上教学、论坛,把我的草也长起来了,而且我觉得,打好常见的一些球,有助于我能被人群接受。
:
: 现在挺流行的有,乒羽毽,毽子我能自己练,偷偷默默练了好久了,终于有能力跟人一起踢了,但是乒乓、羽毛球,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PDSM00」
--
FROM 36.112.192.*
心理活动太多,找跟自己水平相当的,谁也不嫌弃谁
【 在 malchik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挺想运动好的。小时候,我跟小孩一直玩得不太行,到大了,没怎么进行顺畅的群体运动。现在,各种网上教学、论坛,把我的草也长起来了,而且我觉得,打好常见的一些球,有助于我能被人群接受。
:
: 现在挺流行的有,乒羽毽,毽子我能自己练,偷偷默默练了好久了,终于有能力跟人一起踢了,但是乒乓、羽毛球,自己练根本对对打用处不大,因为这些运动,我有好多烦恼和障碍。
:
#发自zSMTH@EVR-L29
--
FROM 202.166.140.*
运动就是为了快乐的,你咋这么多心理活动?你运动是为了交朋友,这个必须要心态轻松才能做到,而你现在肯定做不到。
不妨先跟自己熟悉的人玩,在运动中慢慢松弛下来
【 在 malchik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挺想运动好的。小时候,我跟小孩一直玩得不太行,到大了,没怎么进行顺畅的群体运动。现在,各种网上教学、论坛,把我的草也长起来了,而且我觉得,打好常见的一些球,有助于我能被人群接受。
: 现在挺流行的有,乒羽毽,毽子我能自己练,偷偷默默练了好久了,终于有能力跟人一起踢了,但是乒乓、羽毛球,自己练根本对对打用处不大,因为这些运动,我有好多烦恼和障碍。
: 踢毽子其实也不太顺利。我是自己练好了,可是跟人围圈的时候,我就感觉很不好。有的时候我觉得人家水平都比我高,觉得自己不配挤进去,在里面就感觉诚惶诚恐的,生怕踢不好了,每个动作都尽量能不让别人失望。可是我越僵硬,就越不舒展,发挥不出来,毽子过来我看着它就调动好全部的注意力,赶紧抬脚,一紧张,还就是给掉了。结果一堆人,慢慢演变成到我这老瞎,我真有点挂不住了,可是大家看起来似乎特别宽容,老跟我说:“没事儿没事儿”。我一开始还强颜欢笑,装作满不在乎,时间长了,我实在挂不住,就找机会败走了,还得说不是因为自己待不下去了了,是因为有事,得有个体面。后来我看一堆人踢圈,再也不敢往跟前凑了,害怕别人看见我,怕发现我的心思。
: ...................
--
FROM 211.94.173.*
可以找本正规的行为认知疗法的书看看。 能认识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情绪、思维、行为反应一般能有效改善。
不过对于生活其他各方面的改变是个长期过程。
--
FROM 175.0.9.*
你发到这,说明你能认识到自己是心理有问题的。
其实运动就专注于运动好了,你的问题就是心理活动太多。
【 在 malchik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挺想运动好的。小时候,我跟小孩一直玩得不太行,到大了,没怎么进行顺畅的群体运动。现在,各种网上教学、论坛,把我的草也长起来了,而且我觉得,打好常见的一些球,有助于我能被人群接受。
: 现在挺流行的有,乒羽毽,毽子我能自己练,偷偷默默练了好久了,终于有能力跟人一起踢了,但是乒乓、羽毛球,自己练根本对对打用处不大,因为这些运动,我有好多烦恼和障碍。
: 踢毽子其实也不太顺利。我是自己练好了,可是跟人围圈的时候,我就感觉很不好。有的时候我觉得人家水平都比我高,觉得自己不配挤进去,在里面就感觉诚惶诚恐的,生怕踢不好了,每个动作都尽量能不让别人失望。可是我越僵硬,就越不舒展,发挥不出来,毽子过来我看着它就调动
: ...................
--
FROM 114.246.197.*
看到您说全家都宠着你,以你为中心,甚至妈妈是“以我为中心团队”的领导者,你看看,都有个团队宠你了。这着实是让很多人羡慕的。
但是被宠溺大的孩子确实会有一些社会适应不良,或者说在社会适应方面遭遇困扰。
就像你说的,在家里大家都以我为中心,我觉得这就是这个社会运行的法则。而当被宠溺的孩子走出家庭、走入社会的时候发现,世界不是这样的,很多人不重视我、不优待我,这个时候内心是有很大冲击的。而孩子内化的规则不会轻易被打破,所以他会跟“不被重视、不被优待”做斗争,而这个斗争的过程就会有很多冲突,同时也会有创伤。
妈妈说“全家都娇惯你!太依赖大人了!你得自立!”,个人觉得能反应出母亲在育儿方面也有反思,觉得是太娇惯了,但同时母亲也有焦虑:孩子不够自立。不够自立怎么办呢?不知道您的母亲是怎么应对的,我在心理咨询中常见的类型是:父母什么都全权负责,直到有一天父母认为自己管的太多,对孩子产生了不良影响时,父母开始放手,而这个放手又是对孩子的二次伤害,因为放得太彻底了。父母不敢管,孩子又不能一夜独立,于是孩子就面临冲突、困难,这个时候孩子的内心更无助。
所以,父母的放手也要有策略、有智慧,这个放手不是一个动作而是一个过程,要在孩子逐渐走向自立的路上扶上马、送一程。这是从家庭这个系统的角度考虑如何帮助孩子独立的。
【 在 malchik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自我中心,让我分享,吃亏?我不想。可是又很卑微,别人想踢给我,我又诚惶诚恐,觉得消受不起,不配。
: 从小,因为爸爸不给力,家里其他成员比较宠我,以我为中心,以我为优先,众星捧月的时候,我就感觉还好,而且觉得这是应该的,不这样就不对。不被优先不被让着了,我就不习惯,有意见。可是幼年大多数人不但不让着我,有的还欺负我。
: 我妈妈是以我为中心团队的领导人,她又经常批评:全家都娇惯你!太依赖大人了!你得自立!
: ...................
--
FROM 106.38.48.*
你这个是性格使然,在生活和工作中你应该也是这个状态,小心翼翼、力求完美,自我要求很高,因为你的个性如此,血型决定也好,成长环境决定也好,天生也好。这既是优点又是缺点,既能让你在工作中取得较大成就,得到最大的认可,但是又常常给你带来困扰,总是觉得不够好、拍犯错、办不好而止步不前,总觉得有人会指指点点,而且真有人指指点点你也会非常当真。所以,要扬长避短,工作中继续谨小慎微、力求完美,生活上放松心态,看向大面、长远,打球主要是为了娱乐,也不必要为了社交而社交,你这样的本来就不是社畜,学会享受独处、学会包容自己,就像自己包容别人那样。
--
FROM 1.6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