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极端的理性是不是一种心理疾病?
比如至亲之人离去,一滴眼泪也不流
比如家人经历车祸,第一反应并不是担心家人是否受伤,而是分析为什么会出这个事故,即使对方全责,只要自己水平高,也可以避免。
--
FROM 114.254.3.*
个人认为是,
用理性屏蔽情感反应,因为情感反应可能是痛苦的。
具体还要看是否能理解或感受到他人的情感,是否会用理性为由来伤害其他人。
世界太复杂,理性不是万能的,
过于强调理性,容易走入不现实的完美主义,苛求他人,或者苛求自己。
【 在 pTq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至亲之人离去,一滴眼泪也不流
: 比如家人经历车祸,第一反应并不是担心家人是否受伤,而是分析为什么会出这个事故,即使对方全责,只要自己水平高,也可以避免。
--
FROM 14.112.218.*
如果只是这两个例子,不能判断的
因为这两个例子里情绪冲击太大了,很多人都有这种可能性
【 在 pTq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至亲之人离去,一滴眼泪也不流
: 比如家人经历车祸,第一反应并不是担心家人是否受伤,而是分析为什么会出这个事故,即使对方全责,只要自己水平高,也可以避免。
--
FROM 120.245.70.*
冷静的分析为什么会出事故,这哪里有情绪冲击啊
【 在 lucci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只是这两个例子,不能判断的
: 因为这两个例子里情绪冲击太大了,很多人都有这种可能性
--
FROM 114.254.3.*
得看怎么定义心理疾病了。。。
除非理性到S人不眨眼,一般应该没事吧
【 在 pTq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至亲之人离去,一滴眼泪也不流
: 比如家人经历车祸,第一反应并不是担心家人是否受伤,而是分析为什么会出这个事故,即使对方全责,只要自己水平高,也可以避免。
--
FROM 116.235.133.*
庄子妻子死了,庄子没有悲伤,相反则是击节而歌
人,对于死亡的态度不一样,可能就会导致完全异于常人的反应
所以,光是这两点,可能看不出来心理是否有问题,还要看他其他的行为
话说,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你是担心对方会对你造成负面的影响吗?
【 在 pTq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至亲之人离去,一滴眼泪也不流
: 比如家人经历车祸,第一反应并不是担心家人是否受伤,而是分析为什么会出这个事故,即使对方全责,只要自己水平高,也可以避免。
--
FROM 111.194.0.*
这么大的事儿是不可能没有情绪冲击的
当事人如果觉察不到,这很常见,人的意识就像一盏灯,有的人的意识之灯会同时照到理性和感性,有的人的意识之灯照不到感性的地方,尤其感性太强烈,会有灭掉意识之灯的风险。版面有个同学提到,怕自己情绪太强烈的时候疯掉,其实就是意识之灯熄灭了,整个人丧失统整感,口语的表达就是疯了。
当时感觉不到,是现实的需要,如果有意处理这些事情,在合适的环境中会觉察到的。很多事情当时不能展开和被体验,就需要更大更安全更合适的时空来展开和体验。
【 在 pTq 的大作中提到: 】
: 冷静的分析为什么会出事故,这哪里有情绪冲击啊
:
--
修改:lucciler FROM 120.245.70.*
FROM 120.245.70.*
听起来有点可怕,情感以严密的方式防御得滴水不漏,就像洪水一样越蓄越高
如果总是没有合适的释放情感的通道,一直这么理性,那很可能在某一天遭遇险情的
【 在 pTq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至亲之人离去,一滴眼泪也不流
: 比如家人经历车祸,第一反应并不是担心家人是否受伤,而是分析为什么会出这个事故,即使对方全责,只要自己水平高,也可以避免。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223.104.41.*
想起那个《箭喻经》的中箭的典故。一个人中箭后,快挂了,
古希腊文化下,会研究为啥中箭,谁射箭的?射的什么种类箭?等等
基督教徒,可能会赶紧忏悔自己的一生,争取上天堂。
儒家文化会回顾自己一生是否达到成仁,是否有遗志。
【 在 pTq (pTq)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至亲之人离去,一滴眼泪也不流
: 比如家人经历车祸,第一反应并不是担心家人是否受伤,而是分析为什么会出这个事故,即使对方全责,只要自己水平高,也可以避免。
:
: --
--
FROM 223.10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