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被讨厌的勇气
最近喜马拉雅听了被讨厌的勇气,里面的阿德勒思想给了还是挺多的新认知。其中有讲到对他人的存在本身感到喜悦和感谢,而不是他做了什么。里面有一些亲子教育的内容让人有一些启发但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完全接受和做到。
比如对孩子有作为妈妈的期望和规划,但书里提到学习是孩子的课题,因为有期望必然会对应反面失望,尝试了一些改变,比如从7分降低到4分,发现还是不行,心态就会崩,然后周而复始。
有时候在想,小宝宝的时候,只要他健康存在本身就是美好的,随着长大,想要他学习好运动好性格好,贪念越来越多。而孩子对家长却没有要求,仅仅因为你是他的父母这样的存在而爱你。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2.129.3.*
有点玄学的感觉,好像也是类似信仰的力量,感叹很多时候道理都懂却做不到,方方面面的事情都感到知行合一难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Mia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些东西像玄学,你真的相信了可能你才能做到。
--
FROM 222.129.5.*
客体分离 不要去干涉别人的人生课题,书里的这个观点是一个很好的让人“逃避”管孩子的借口了,当家长提醒、指正的义务已经做到了,孩子没有行动,不符合我的期待,那是他的课题。但实际内心又会矛盾的觉得这不过是为自己无能为力的说辞。不过这样做确实可以很大程度避免很多冲突,尤其孩子越来越大,越是觉得如此。
对孩子也好对其他人也好,当期待未被满足而感到失望的情绪却是自己的课题,是自己要为这种情绪负责和处理,不能指责他人没有满足你。看起来好像很正确,又觉得这样有点无情。
【 在 psycholo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向很小的孩子学习
: 细心地观察会发现,小小的孩子要么不关心大人怎么生活,要么也只会在大人不开心的时候给予安慰
: 他们很知道自己的力量有限,绝不会去教育、要求大人按他们的建议生活
: ...................
--
FROM 222.129.5.*
有时候很难过地要去面对讨厌自己孩子的感受,比如今天,约定好的事情他不去做,说了几遍没有办法让他去那就算了吧,我说你去自己房间吧,他不愿意,好那就一起呆在客厅吧,他不停地找茬,自制类似弹弓效果的笔不停地影响别人,我说你在这如果继续影响别人那就回自己房间,不要最后大家都不高兴。他不听,最后他不停地挑衅没有控制好自己动手用戒尺打了他。这其实是困扰我很久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待这样的问题,是漠视他离开那个当下的环境还是继续调整自己心态?我非常讨厌好好说的时候无动于衷去挑战别人的容忍度,也很希望他能知道适可而止,每当这个时候自己是无比沮丧的,既是对自己教育无能为力的沮丧,也会担心他成为一个熊孩子一样的人。
--
FROM 223.104.41.*
这个角度去思考,似乎都是以我为中心,更多的是考虑自己的感受,比如,我希望他行为举止适当不给人带来麻烦,不被人挑毛病,是因为希望他优秀,也是我不喜欢给别人带来麻烦,被人指责没有管教好,是我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是正常的应该去帮助他获得成长?没有相信孩子是会变化的,总是担心现在这样以后只会更糟糕,所以还是大人的问题更多一些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lucci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plumelet好啊
:
: 我看到你表达了两个重要的部分,一个是很难过要去面对自己讨厌孩子的感受,讨厌他在自己好好说的时候无动于衷,讨厌他不知道适可而止,讨厌他的背后,自己的感受听起来还是蛮复杂的,听起来讨厌的背后好像自己是被无视的、被无动于衷的对待的。
:
: 一个是这种难过的心情甚至会上升到对自己的判断和结论,甚至会觉得自己是教不好孩子的,也甚至会上升到对于孩子的判断,觉得孩子就是这样的,就是一个熊孩子,觉得这些状况会永远继续下去。后面这样的心情也难怪啊,好好的和孩子说的时候经常是被无视的、被无动于衷的对待的,好像自己的忍耐、努力和温柔的坚持都是没有用处的,难怪你会觉得沮丧,教不好孩子啊。
--
FROM 223.1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