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字转载自 Bull 讨论区 】
发信人: ying2021 (爱猫的书呆), 信区: Bull
标 题: 你在这地球上 从来不孤单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Jun 21 18:37:14 2023), 站内
https://mp.weixin.qq.com/s/sL6d6Ertj6DTrTgqO6euZw
第一篇里面打开了人类意识结构的纵深,跟大家说的是我们日常状态下的意识,底下有着一层又一层纵深的个人历史、家族历史、社会历史、国家历史,以及人类和宇宙的历史。
第一篇里面还讲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大结构中,呈现出来了碎片化的意识状态。今天要补充一个例子,让读者们更了解“碎片意识”的内涵,看看它在生活中是个什么样子。
“碎片意识”的生活实例
我现在举一个很小的例子,它短小轻便,从出现到被意识化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作为一个“碎片意识”,这种意识化的速度已经是飞快的了。
我们二十多位同辈心理咨询师组成了一个咨询技术的精练小组。小组刚组织起来,还没有正式开始练习的时候,大多数人互相也不太熟悉,也没说好到底怎么练怎么组织,群里还有一位负责发通知的助理。
那个时候我正好去考驾照科目一的笔试,在准备考试的时候就在这个刚组织起来的群里跟同辈们聊了三屏左右关于考科目一的事情,也比较自控,没有一直说个不停。
我是感到有些奇怪的。我为什么要在一个练习咨询技术的群里说自己去考驾照的事情?作为咨询师,我们时常都有着自我的觉察,而这个状态是让我自己心中无法迅速解析的。
随后小助理就出来告知我,“本群为助人技术的读书练习群,请尽量在群内分享与之相关的学习话题”。
我赶紧表示了对小助理提醒的感谢。
就是这样的一件事。
让我们分析一下:这里出现了一个“碎片意识”,我去考驾照。这个事情看似于本群毫无关系,引发了小助理的“告知”。
但是如果大家用团体系统的思维来思考,那么没有任何一件事一个诉说是与团体无关的。它是一个意识化程度非常低的位置,在当时的语境下,它成为了团体任务边界之外的存在。
这种碎片化的意识被“管理者”打断,不允许讨论,是因为在那个时空状态里,那个状态暂时没有被纳入到整个团体完成任务的边界内。
那么它实际上是分配给了碎片意识呈现的个人,要进行个人独立的努力。而对于有任务的小组而言,我们的集体是需要看得见相对确切的努力方向。
在两个月之后,我们这个小组里的一次读书会,读到了书中这样的一个部分。
我朗读结语,“整个助人过程,特别是对初学者来说,毫无疑问是难以置信的复杂。打个比方,刚学开车的人感觉开车很难,慢慢熟悉了之后,开车会变得很容易,甚至都不用想每一个步骤”。
读完了之后,我瞬间明白了。小组形成的最开始我呈现了那个“考驾照”的碎片意识,与整本书和整个小组的真正关联是什么。
整个小组都是因为“助人过程对于初学者来说很复杂,需要熟悉和练习” 而聚在一起的。聚在一起,是这本心理咨询教材《助人技术》本身在培训新手咨询师成长方面的专业盛誉。也就是说,我们整个小组统一起来的共同根基,就是这本书和我们共同的新手成长愿望。
这本书在联结我们整个组的愿望的这段话上,用的正是“考驾照”开车的感受。
这是我们整个组之所以能成型的底部意识。是我们共享的根基。
在整个组最初成型的时候,我成为了那个将幽远的底部进行呈现的成员。
在小组成型两个月之后,我终于完成了这个碎片意识化的任务,将这个意识呈现给了我们整个小组。
我其实就想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孤立存在的。万事万物底下都有极其紧密的联系。不同的人在集体中负担不同的任务,只不过是我们能看到或者不能看到而已。
我现在看到人常常觉得很温暖。
因为我们从深远广阔的根基上是紧密相连的。
一言一行里,也都有着集体的感受。
你在这地球上,从来不孤单。

--
修改:ying2021 FROM 218.68.219.*
FROM 218.6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