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为什么说世界上其实坏人比好人多
为什么说世界上其实坏人比好人多,或者说,对于我们任何一个人来说,我们成为坏人的概率比成为好人的概率更高,有位作家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他说人生有两个重要的任务,第一,是去发现这个世界是一个悲剧;第二,是去热爱这个悲剧的世界。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在理智上认清这个世界的悲剧性,和人性中的恶,但在情感上,我们依然要去找到一个爱的对象。如果我们不能去爱一个充满了悲剧的世界和罪恶的人性,我们就不可能拥有真正的爱,因为我们所需要去爱的对象就是这样,比如说我们的孩子吧,他们看上去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天真无邪,但同时呢,他们也有各种各样的蛮不讲理,各种各样的懒惰,脆弱和刁蛮。所以说,我们又回到了一个人性的基础的问题,就是这个世界上究竟是好人多,还是坏人多,或者说,到底一个人的内心中,是成为好人的动力更强,还是成为坏人的动力更强,这个问题实际上心理学的研究已经给出了答案。心理学的开山鼻祖弗洛伊德就说,人的潜意识的深处隐藏的绝大部分的力量,就是两种,一个是暴力,一个就是性,实际上人在最基础的动力方面,生命的动能方面,就是以恶的动能作为主体,只不过人有一种升华的能力,可以把这种作恶的动能,升华为一些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军事啊,战斗啊,科学研究啊,艺术啊,政治啊这些创造性的高尚的活动,背后实际上都是我们潜意识中混乱的暴力和冲突,所以在西方文化中,人每天都要祈祷,祷告,每天吃三顿饭就有三次的饭前祷告,为什么,就是因为西方人认为,人如果不借助于神的力量,人每天都会产生的恶,就能够将自己淹没掉,所以人始终要依赖神的力量,帮助自己驱除人性中的恶,人才能活的像一个人,反而呢,是人性中的恶,是不需要祈祷的,人不需要向魔鬼祈祷说,请赐予我作恶的力量,人随时随地都会展现出各种各样的弱点,或者说缺陷,比如说贪婪,欲望,恐惧,懦弱,撒谎,愚蠢等等,这些行为的冲动不需要祈祷,它随时与我们同在,所以我们不要自欺欺人,进行一种虚构的人性的假设,认为我们可以轻松的就能够成为一个好人,其实大部分人是在成为坏人的冲动和诱惑之下艰难的挣扎,我们需要各种信念的支持才能最终穿越人性的黑暗,成为一个好人。完全靠我们自己天然的本能,一个人很难成为一个有着美好品行和德行的人。很多所谓的好人,只不过是没有机会受到诱惑而已,从而被动的,甚至被迫的成为一个好人,这与依靠自身道德的力量,主动的选择成为一个好人,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不同的人罪恶的冲动不一样,那些童年遭遇了恶劣对待的人,罪恶的冲动会更加强烈,从历史上来看,任何一个犯下罪恶的人,回顾他的人生,他在早期一定是遭遇了某种暴虐,遗弃或者野蛮的对待,要么是父母的虐待,要么就是家庭分崩离析,父母不在身边,他到处流浪,所以他成长过程中有某种缺失,所以说关爱儿童,特别是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去关爱孩子,保护他们的尊严,而不是把这些孩子当做物品一样,去分为三六九等,分为好生差生,先进生后进生,这就是保留人性中善的火种。所以我们要勇敢面对人性之恶,承认人性之恶,并积极拯救人性之恶,这才是一个真实的态度,才是一个有人性的文化,人性既有善也有恶,人性中既有光,也有黑暗,黑暗并不可怕,只要人性的光芒能够照射到黑暗,黑暗的面积就会逐渐缩小,所以说我们人性中的恶只有被关注到,黑暗才会真正的消退,如果我们厌弃人性之恶,也不拯救罪恶的人,那么这些人,就会自我繁殖,把自己的罪恶,施加于更多的人,从而激发出更多的坏人。我们汉文化没有救赎的观念,我们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对于人性之恶我们采取的是否认回避的态度,或者说是厌恶和放弃的态度,孔子就说,亲君子而远小人,这是一种文化上的态度,它使得我们中国人,普遍处于一种自卑感之中,努力的去掩盖自己人性之中根深蒂固的恶,从而普遍的被羞愧感所困扰。儒家文化强调道德,却没有告诉我们,如何去面对人性之中本来就具有的恶,孔子所说的君子,是道德上非常高尚的人,甚至可以说包含了一种虚构的道德,一种神圣的道德,其实是我们人类所无法拥有的一种完美的人格。要成为君子,道路是极其的艰难,对人的智力、品德、家庭教育、天赋良知等各方面有着极高的要求,绝大部分人都没有可能成为君子,所以说儒家文化所宣扬的道德,它始终停留在一小部分人的实践之中,或者说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口头上,没有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普遍拥有的精神力量,所以我们看中国的历史,在古代,每次灾祸来临的时候,到处都是烧杀抢掠,兵荒马乱,人吃人,或者说千里无鸡鸣,灾难非常的深重,因为在这种灾祸显现的时候,社会秩序崩塌,就是人性的恶显现的时候。由于我们的文化,平时不承认人性中的恶,就是压抑和无视人性中的恶,这些恶没有被驯化,所以社会秩序崩塌的时候,它就喷薄而出,展现出强大的破坏力。也就是说,如果大部分人都没有驯化我们人性中恶的那种经验那种能力,在面对人性之恶的时候,没有一种坚定的道德上的勇气,那么这个社会就必然成为一个赤裸裸的丛林世界。欠的债都是要还的,人性中的恶,不去面对它,不驯化它,它就要驯化你,它就要控制你,也就是,真实的承认和面对人性中的恶,恰恰是善的开始,也是勇气和豁达、宽容的开始,回避人性之恶,也就抑制了人性的勇气,理性和求真的精神。知道世界上其实坏人更多,不但不会让我们感到泄气和绝望,反而会给每个人带来勇气,我们会感受到自身的力量,以及选择的重要性。最后,借用仓央嘉措的诗《见与不见》的格式,作为这段话的结尾:你见或不见,恶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不念,恶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善就在那里,需要选择;你跟或者不跟,善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善在人心,但需要勇气;让爱住进你的心里,平静,豁达,宽容,慷慨,历久弥新。
--
FROM 60.212.164.*
不是说坏人多, 而是牺牲自己利益不敢出头的保持沉默的人是绝大多数.
其实还是要严格法制化才行.
--
修改:howfar FROM 111.18.192.*
FROM 111.18.192.*
好人多还是坏人多我不知道。但我能感觉到楼主的好人标准是相当高的,差不多到达或接近君子圣人,才能成为楼主心中的好人。
--
FROM 222.129.1.*
我认真读完了。一长段话,看得出楼主的用心。
有个小小的提议,可以改一下排版不,适度分段,方便理清头绪。
我是复制粘贴,并分段后才读完的。
------------------
试着认真回答一下楼主:
1. 好人和坏人,如何区分?客观标准是如何评定下来的?
你自己是好人还是坏人,你如何知道自己是好的,或者是坏的?
小孩子为什么要区分好人还是坏人?
2. Freud 说到的“攻击性”和“性”。
“攻击性”真的只是破坏性的暴力吗?有没有可能泛化?
比如你写的文字,在我阅读时就侵入我的大脑了,这可以理解为你在向我释放攻击性吗?
这种攻击性的释放,是不是也很有成就感。
古人写的诗词,如果喜欢的人极多,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攻击了所有喜欢的人。
一个人的观点(文字或语言)被发表,就是释放攻击性(未必会产生好的结果);
这个观点被认可,是否可以理解为这种攻击性是被鼓励的?
正当防卫时,保卫自己作出的暴力行为,是不是完全正当的?
有人骂了你,你骂回去,或者你巧妙地用幽默回应,你是不是成功地释放了攻击性?
再说说“性”的泛化。性是为了满足亲近的渴望,最终完成生育过程。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会拉近关系(亲近的渴望),交流的成果,是否可以理解为生出的孩子。
如此,交流可以理解为象征意义的性行为吗?
如果我们能用很多安全的方式满足泛化的“性”需要,我们的生命是否得到了绽放?
【 在 yulin2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什么说世界上其实坏人比好人多,或者说,对于我们任何一个人来说,我们成为坏人的概率比成为好人的概率更高,有位作家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他说人生有两个重要的任务,第一,是去发现这个世界是一个悲剧;第二,是去热爱这个悲剧的世界。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在理智上认清这个世界的悲剧性,和人性中的恶,但在情感上,我们依然要去找到一个爱的对象。如果我们不能去爱一个充满了悲剧的世界和罪恶的人性,我们就不可能拥有真正的爱,因为我们所需要去爱的对象就是这样,比如说我们的孩子吧,他们看上去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天真无邪,但同时呢,他们也有各种各样的蛮不讲理,各种各样的懒惰,脆弱和刁蛮。所以说,我们又回到了一个人性的基础的问题,就是这个世界上究竟是好人多,还是坏人多,或者说,到底一个人的内心中,是成为好人的动力更强,还是成为坏人的动力更强,这个问题实际上心理学的研究已经给出了答案。
--
修改:eskimo1024 FROM 113.81.168.*
FROM 113.81.168.*
重新排版楼主的文字。如下
为什么说世界上其实坏人比好人多?
或者说,对于我们任何一个人来说,我们成为坏人的概率比成为好人的概率更高。
有位作家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他说人生有两个重要的任务:
第一,是去发现这个世界是一个悲剧;
第二,是去热爱这个悲剧的世界。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在理智上认清这个世界的悲剧性,和人性中的恶。但在情感上,我们依然要去找到一个爱的对象。如果我们不能去爱一个充满了悲剧的世界和罪恶的人性,我们就不可能拥有真正的爱,因为我们所需要去爱的对象就是这样,比如说我们的孩子吧,他们看上去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天真无邪,但同时呢,他们也有各种各样的蛮不讲理,各种各样的懒惰,脆弱和刁蛮。
所以说,我们又回到了一个人性的基础的问题:
就是这个世界上究竟是好人多,还是坏人多;
或者说,到底一个人的内心中,是成为好人的动力更强,还是成为坏人的动力更强。
这个问题实际上心理学的研究已经给出了答案。
心理学的开山鼻祖弗洛伊德就说,人的潜意识的深处隐藏的绝大部分的力量,就是两种,一个是暴力,一个就是性。
实际上人在最基础的动力方面,生命的动能方面,就是以恶的动能作为主体,只不过人有一种升华的能力,可以把这种作恶的动能,升华为一些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军事啊,战斗啊,科学研究啊,艺术啊,政治啊这些创造性的高尚的活动。背后实际上都是我们潜意识中混乱的暴力和冲突,所以在西方文化中,人每天都要祈祷,祷告,每天吃三顿饭就有三次的饭前祷告。
为什么,就是因为西方人认为,人如果不借助于神的力量,人每天都会产生的恶,就能够将自己淹没掉,所以人始终要依赖神的力量,帮助自己驱除人性中的恶,人才能活的像一个人,反而呢,是人性中的恶,是不需要祈祷的,人不需要向魔鬼祈祷说,请赐予我作恶的力量,人随时随地都会展现出各种各样的弱点,或者说缺陷,比如说贪婪,欲望,恐惧,懦弱,撒谎,愚蠢等等,这些行为的冲动不需要祈祷,它随时与我们同在,所以我们不要自欺欺人,进行一种虚构的人性的假设,认为我们可以轻松的就能够成为一个好人,其实大部分人是在成为坏人的冲动和诱惑之下艰难的挣扎,我们需要各种信念的支持才能最终穿越人性的黑暗,成为一个好人。完全靠我们自己天然的本能,一个人很难成为一个有着美好品行和德行的人。
很多所谓的好人,只不过是没有机会受到诱惑而已,从而被动的,甚至被迫的成为一个好人,这与依靠自身道德的力量,主动的选择成为一个好人,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不同的人罪恶的冲动不一样,那些童年遭遇了恶劣对待的人,罪恶的冲动会更加强烈。
从历史上来看,任何一个犯下罪恶的人,回顾他的人生,他在早期一定是遭遇了某种暴虐,遗弃或者野蛮的对待,要么是父母的虐待,要么就是家庭分崩离析,父母不在身边,他到处流浪,所以他成长过程中有某种缺失。
所以说关爱儿童,特别是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去关爱孩子,保护他们的尊严,而不是把这些孩子当做物品一样,去分为三六九等,分为好生差生,先进生后进生,这就是保留人性中善的火种。
所以我们要勇敢面对人性之恶,承认人性之恶,并积极拯救人性之恶,这才是一个真实的态度,才是一个有人性的文化,人性既有善也有恶,人性中既有光,也有黑暗,黑暗并不可怕,只要人性的光芒能够照射到黑暗,黑暗的面积就会逐渐缩小,所以说我们人性中的恶只有被关注到,黑暗才会真正的消退。
如果我们厌弃人性之恶,也不拯救罪恶的人,那么这些人,就会自我繁殖,把自己的罪恶,施加于更多的人,从而激发出更多的坏人。
我们汉文化没有救赎的观念,我们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对于人性之恶我们采取的是否认回避的态度,或者说是厌恶和放弃的态度,孔子就说,亲君子而远小人,这是一种文化上的态度。它使得我们中国人,普遍处于一种自卑感之中,努力的去掩盖自己人性之中根深蒂固的恶,从而普遍的被羞愧感所困扰。
儒家文化强调道德,却没有告诉我们,如何去面对人性之中本来就具有的恶。
孔子所说的君子,是道德上非常高尚的人,甚至可以说包含了一种虚构的道德,一种神圣的道德,其实是我们人类所无法拥有的一种完美的人格。
要成为君子,道路是极其的艰难,对人的智力、品德、家庭教育、天赋良知等各方面有着极高的要求,绝大部分人都没有可能成为君子。
所以说儒家文化所宣扬的道德,它始终停留在一小部分人的实践之中,或者说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口头上,没有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普遍拥有的精神力量。
所以我们看中国的历史,在古代,每次灾祸来临的时候,到处都是烧杀抢掠,兵荒马乱,人吃人,或者说千里无鸡鸣,灾难非常的深重。因为在这种灾祸显现的时候,社会秩序崩塌,就是人性的恶显现的时候。
由于我们的文化平时不承认人性中的恶,就是压抑和无视人性中的恶,这些恶没有被驯化,所以社会秩序崩塌的时候,它就喷薄而出,展现出强大的破坏力。也就是说,如果大部分人都没有驯化我们人性中恶的那种经验那种能力,在面对人性之恶的时候,没有一种坚定的道德上的勇气,那么这个社会就必然成为一个赤裸裸的丛林世界。
欠的债都是要还的。人性中的恶,不去面对它,不驯化它,它就要驯化你,它就要控制你。也就是,真实的承认和面对人性中的恶,恰恰是善的开始,也是勇气和豁达、宽容的开始;回避人性之恶,也就抑制了人性的勇气,理性和求真的精神。
知道世界上其实坏人更多,不但不会让我们感到泄气和绝望,反而会给每个人带来勇气,我们会感受到自身的力量,以及选择的重要性。
最后,借用仓央嘉措的诗《见与不见》的格式,作为这段话的结尾:
你见或不见,恶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不念,恶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善就在那里,需要选择;
你跟或者不跟,善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
善在人心,但需要勇气;
让爱住进你的心里,平静,豁达,宽容,慷慨,历久弥新。
--
FROM 113.81.168.*
我想成为坏人
--
FROM 114.252.186.*
排版之后 我能看下去了
所以楼主如果想读通我的回复
按照心灵的展开顺序
首先要阅读帮你排版的咨询师建议
之后再看我的回复
第一,楼主对于中国文化根源理解不准确
楼主文字里大部分逻辑通顺,对西方理解比较准确。
但是对于孔子和儒家道德的方面理解不准确。
“远小人”是一种提醒,不是一种绝对僵化的要求。《论语》是治天下的社会性呈现,并非儒门心法。
儒门心法里不纯粹是压抑。里面还有非常准确的心路提要,也就是“致中和”。
中道,才是儒门真正的心向。
您提到儒门心法,不可不深读《中庸》,然后懂得《大学》。
第二,若要真正为环境有贡献,需从自心破除“好人”“坏人”这种观念。
佛说无二无别。这个一定要懂,破分别心。万事只是随缘依相,来了结。
世界上所有人都是神圣的任务行者,都是来提升自己所携带的能量了结因缘的。
只是有的人障碍更多,有的人障碍少一些。
哲思到最后,梦幻泡影这四个字可以好好回味。
第三,到最后就是放掉哲思,自然地活着。
活在自己情之所尽的现实里,拥有如地球宇宙一体的非现实。
现实超越。
【 在 yulin2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什么说世界上其实坏人比好人多,或者说,对于我们任何一个人来说,我们成为坏人的概率比成为好人的概率更高,有位作家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他说人生有两个重要的任务,第一,是去发现这个世界是一个悲剧;第二,是去热爱这个悲剧的世界。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在理智上认清这个世界的悲剧性,和人性中的恶,但在情感上,我们依然要去找到一个爱的对象。如果我们不能去爱一个充满了悲剧的世界和罪恶的人性,我们就不可能拥有真正的爱,因为我们所需要去爱的对象就是这样,比如说我们的孩子吧,他们看上去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天真无邪,但同时呢,他们也有各种各样的蛮不讲理,各种各样的懒惰,脆弱和刁蛮。所以说,我们又回到了一个人性的基础的问题,就是这个世界上究竟是好人多,还是坏人多,或者说,到底一个人的内心中,是成为好人的动力更强,还是成为坏人的动力更强,这个问题实际上心理学的研究已经给出了答案。心理学的开山鼻祖弗洛伊德就说,人的潜意识的深处隐藏的绝大部分的力量,就是两种,一个是暴力,一个就是性,实际上人在最基础的动力方面,生命的动能方面,就是以恶的动能作为主体,只不过人有一种升华的能力,可以把这种作恶的动能,升华为一些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军事啊,战斗啊,科学研究啊,艺术啊,政治啊这些创造性的高尚的活动,背后实际上都是我们潜意识中混乱的暴力和冲突,所以在西方文化中,人每天都要祈祷,祷告,每天吃三顿饭就有三次的饭前祷告,为什么,就是因为西方人认为,人如果不借助于神的力量,人每天都会产生的恶,就能够将自己淹没掉,所以人始终要依赖神的力量,帮助自己驱除人性中的恶,人才能活的像一个人,反而呢,是人性中的恶,是不需要祈祷的,人不需要向魔鬼祈祷说,请赐予我作恶的力量,人随时随地都会展现出各种各样的弱点,或者说缺陷,比如说贪婪,欲望,恐惧,懦弱,撒谎,愚蠢等等,这些行为的冲动不需要祈祷,它随时与我们同在,所以我们不要自欺欺人,进行一种虚构的人性的假设,认为我们可以轻松的就能够成为一个好人,其实大部分人是在成为坏人的冲动和诱惑之下艰难的挣扎,我们需要各种信念的支持才能最终穿越人性的黑暗,成为一个好人。完全靠我们自己天然的本能,一个人很难成为一个有着美好品行和德行的人。很多所谓的好人,只不过是没有机会受到诱惑而已,从而被动的,甚至被迫的成为一个好人,这与依靠自身道德的力量,主动的选择成为一个好人,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不同的人罪恶的冲动不一样,那些童年遭遇了恶劣对待的人,罪恶的冲动会更加强烈,从历史上来看,任何一个犯下罪恶的人,回顾他的人生,他在早期一定是遭遇了某种暴虐,遗弃或者野蛮的对待,要么是父母的虐待,要么就是家庭分崩离析,父母不在身边,他到处流浪,所以他成长过程中有某种缺失,所以说关爱儿童,特别是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去关爱孩子,保护他们的尊严,而不是把这些孩子当做物品一样,去分为三六九等,分为好生差生,先进生后进生,这就是保留人性中善的火种。所以我们要勇敢面对人性之恶,承认人性之恶,并积极拯救人性之恶,这才是一个真实的态度,才是一个有人性的文化,人性既有善也有恶,人性中既有光,也有黑暗,黑暗并不可怕,只要人性的光芒能够照射到黑暗,黑暗的面积就会逐渐缩小,所以说我们人性中的恶只有被关注到,黑暗才会真正的消退,如果我们厌弃人性之恶,也不拯救罪恶的人,那么这些人,就会自我繁殖,把自己的罪恶,施加于更多的人,从而激发出更多的坏人。我们汉文化没有救赎的观念,我们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对于人性之恶我们采取的是否认回避的态度,或者说是厌恶和放弃的态度,孔子就说,亲君子而远小人,这是一种文化上的态度,它使得我们中国人,普遍处于一种自卑感之中,努力的去掩盖自己人性之中根深蒂固的恶,从而普遍的被羞愧感所困扰。儒家文化强调道德,却没有告诉我们,如何去面对人性之中本来就具有的恶,孔子所说的君子,是道德上非常高尚的人,甚至可以说包含了一种虚构的道德,一种神圣的道德,其实是我们人类所无法拥有的一种完美的人格。要成为君子,道路是极其的艰难,对人的智力、品德、家庭教育、天赋良知等各方面有着极高的要求,绝大部分人都没有可能成为君子,所以说儒家文化所宣扬的道德,它始终停留在一小部分人的实践之中,或者说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口头上,没有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普遍拥有的精神力量,所以我们看中国的历史,在古代,每次灾祸来临的时候,到处都是烧杀抢掠,兵荒马乱,人吃人,或者说千里无鸡鸣,灾难非常的深重,因为在这种灾祸显现的时候,社会秩序崩塌,就是人性的恶显现的时候。由于我们的文化,平时不承认人性中的恶,就是压抑和无视人性中的恶,这些恶没有被驯化,所以社会秩序崩塌的时候,它就喷薄而出,展现出强大的破坏力。也就是说,如果大部分人都没有驯化我们人性中恶的那种经验那种能力,在面对人性之恶的时候,没有一种坚定的道德上的勇气,那么这个社会就必然成为一个赤裸裸的丛林世界。欠的债都是要还的,人性中的恶,不去面对它,不驯化它,它就要驯化你,它就要控制你,也就是,真实的承认和面对人性中的恶,恰恰是善的开始,也是勇气和豁达、宽容的开始,回避人性之恶,也就抑制了人性的勇气,理性和求真的精神。知道世界上其实坏人更多,不但不会让我们感到泄气和绝望,反而会给每个人带来勇气,我们会感受到自身的力量,以及选择的重要性。最后,借用仓央嘉措的诗《见与不见》的格式,作为这段话的结尾:你见或不见,恶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不念,恶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善就在那里,需要选择;你跟或者不跟,善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善在人心,但需要勇气;让爱住进你的心里,平静,豁达,宽容,慷慨,历久弥新。
--
FROM 218.69.51.*
如您的昵称“爱猫的书呆”,您一定读书比我多,显而易见,您的国学修养远胜于我,我也正在读书的路上,所以请您推荐一些书给我好吗?非常感谢。
【 在 ying2021 的大作中提到: 】
: 排版之后 我能看下去了
: 所以楼主如果想读通我的回复
: 按照心灵的展开顺序
: ...................
--
FROM 60.212.164.*
您的思索比我更深入,并且您有心理学学养,谢谢回复,它让我思考更多,只是我不知道怎么回答您了。感谢提出意见,还有帮忙排版。
【 在 eskimo1024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认真读完了。一长段话,看得出楼主的用心。
: 有个小小的提议,可以改一下排版不,适度分段,方便理清头绪。
: 我是复制粘贴,并分段后才读完的。
--
FROM 60.212.164.*
这里面就涉及到觉知了
读什么书 是自己心之所向 自然展开出来的
我自己是读经典、学经典
道德经、中庸、易经、心经、金刚经、黄帝内经 都在读和学的持续修习中
但是无论读哪部经典,都是自心展现出来,有了缘分,有了好奇,有了热情,有了环境
因缘具足的时候,读经典的机缘就出现了
从自心出发,follow your passion
你想读什么都是对的,好的,主要在于自心的觉知到了哪个地步
我觉得你已经很不错了 就是中国文化根源的这部分可能会需要
这个就跟原生家庭甚至对于治国层面的情绪波动有关了
还是从自心出发
我这周还读了好几部网小呢^_^
【 在 yulin2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您的昵称“爱猫的书呆”,您一定读书比我多,显而易见,您的国学修养远胜于我,我也正在读书的路上,所以请您推荐一些书给我好吗?非常感谢。
:
:
--
FROM 218.6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