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看来要一辈子吃药了
药物治疗的一个关键是预防复发,预防复发需要确保足够的用量和时长完成整个疗程。通常一个疗程要半年以上,还要结合个体的情况观察。多次复发的后果可能就是需要终身服药了
所以增减药量最好跟医生商量
不过现代人终身服药的疾病种类也不少,一般来说稳定用药就不会影响生活质量,统计上也没有显著的证据影响寿命
而且生活中有些东西也是类似终身性质的,比如健身,营养摄入,对依恋的需要,学习,等等
【 在 singhh 的大作中提到: 】
: 几年前抑郁,吃药,好转,停药,又难受,接着吃药,拉长时间逐渐减量,并且还坚持锻炼,规律作息,最近一段时间减到两天20mg,感觉抑郁情绪又来了,所以测算一下,我需要维持住每天20mg的药量,估计就这样一辈子了
--
FROM 124.64.127.*
本质上现代人的长寿有一部分是医药塑造的……
【 在 singhh 的大作中提到: 】
: 经历过两次反复后,已经加大间隔减量了,至少半年
: 也没什么副作用,就是想看看能不能摆脱服药
: 现在看估计没戏了,倒也没什么抗拒
: --
--
FROM 124.64.23.*
药物有不同的功效,有镇静类的,有提升愉悦的
【 在 singhh 的大作中提到: 】
: 几年前抑郁,吃药,好转,停药,又难受,接着吃药,拉长时间逐渐减量,并且还坚持锻炼,规律作息,最近一段时间减到两天20mg,感觉抑郁情绪又来了,所以测算一下,我需要维持住每天20mg的药量,估计就这样一辈子了
: --
:
--
FROM 124.64.23.*
精神科医师跟心理咨询师是两个工种,术业有专攻
【 在 singh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怎么觉得药物可以改变认知呢
: 抑郁的时候容易多愁善感
: 正常的时候想的就少
: 咨询,感觉没啥用,连精神科医生都这么说
: --
--
FROM 124.64.23.*
条条大路通罗马,咨询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研究也提示只有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做咨询的个体从中得到了程度不等的帮助,而且显然有相当多的人通过一些更适合ta的途径获得了超过ta做咨询的体验和成长。所以可能很难都归结到意愿上去吧……
【 在 lucci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真的愿意去走那条路的人,不甘心自己一直处于一种低水平运作状态,相信生命可以被改变,并愿意真正去改变自己的人,的确是不多。
: --
--
FROM 223.104.41.*
精神分析是跟精神分析师做的吗?还是自己做分析的
【 在 yrp 的大作中提到: 】
: 训练潜意识靠的是精神分析,深度睡眠我主要靠运动+褪黑素+助眠药
: --
: 我决定专心对她,从现在开始,只爱她一个,永远觉得她是最美的……
--
FROM 223.1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