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中国心理学学会注册咨询师水平更高吗?
选择咨询师时应该优先选择注册的吗?
--
FROM 115.171.21.*
谢谢大家指点。大概研究了一下,注册系统里的咨询师大多数在高校或医院任职,也查不到有对社会开放预约的渠道。而一些网络预约平台上,心理学科班背景并且是注册咨询师的,多数是刚毕业不久新手咨询师,培训经历和经验不多。感觉没啥可靠的评价依据,是不是业内人士也不清楚同行到底谁靠谱啊,哈哈
【 在 lucci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不一定的。
: 不过比起随便捞,有个门槛总是好点儿。
:
--
FROM 115.171.21.*
除了知名大师,行业有公认水平不错的名单或评价体系么?如果没有的话那来访者选择咨询可太难了。
【 在 choose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只能说,平时交往谈吐的对象,大概率能知道他们的水平
: 没聊过的,就不晓得了
: 像是我知道他们有毕业背景不错的,有技术掌握多样且熟练的,有学习和从业意愿强烈的,有出文章出课题做的风生水起的。。。但我知道,他们做咨询,应该还是差点意思。因为每次分享的角度、提问的措辞、给人的共情感觉,我就知道不太合适的
: ...................
--
FROM 115.171.21.*
以我外行的理解,专业人士应该首先达到合格,然后才是和客户匹配的问题。好比会做手术的医生,才谈得上擅长什么。但心理咨询领域好像很难区分合格与否,只有偶尔在网上看到当事人抱怨咨询师如何让他难受,其它人才会点评这个处理不专业。没有医院会让不会做手术的医生上手术台,但不会做咨询的咨询师好像很容易滥竽充数,而且即便做错了钱也照收…
【 在 choose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我浅薄的阅历来说,没有
: 选择咨询就挑你觉得看起来顺眼的那个就行
: 你看版上前几天也有一个ID记录她的咨询经历,更换了好几个咨询师
: ...................
--
FROM 115.171.21.*
我就是比较担心通过这些知识和经验的考核不能保证咨询师的下限,也就是咨询一定是有益的而不会造成伤害。在网上能看到很一些人反馈咨询师很不专业,或者换了五六个才找到可以接受的咨询师,试错成本很高。咨询是一个实操的活动,而且咨询师本人的心理状况也很难通过考试和数据得到真实反应,感觉目前的考核可能只能保证咨询师受训经历和工作时长,未必能保证实际工作的质量,而且好像也没什么淘汰制度……
【 在 psycholo 的大作中提到: 】
: 注册系统和一些比较靠谱的机构或平台,考核入驻的咨询师会使用胜任力模型,包括对伦理规范、知识体系、理论能力、技术框架、经验技巧、反思能力等的考核,业内人士一般是知道同行的下限在哪里的
: 但很多刚接触心理咨询的来访者,可能更多想要知道的是咨询师的上限,比如咨询做得多么好。而下限是保障咨询不会有什么坏,但这个似乎对很多来访来说感觉没有意义
: 可能咨询做了一段时间,慢慢就会意识到,咨询师的上限也没有太多意义。打个比方,一个孩子投胎到穷人家跟富人家,他的心理发展会有什么不一样吗?很多人会直觉不一样。事实上,只要穷人家的现代生活水平能保障基本的不算匮乏的衣食住行、情感照护和教育示范(在下限之上),他的心理能力总体上跟更富有家庭的孩子相比是差不多的,更富有(提高上限)并不能带来有价值的不一样的能力。
: ...................
--
FROM 115.171.21.*
我确实对选择咨询师有焦虑,但我对选择躯体疾病的医生就没太多焦虑。因为躯体疾病很容易通过三甲医院和职称、网上的评价、病友的反馈、和自身体验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相对而言,心理咨询师缺乏这些外在比较信息,咨询的效果也难以像身体疾病好转这样明确,“医疗事故”也难以鉴定和索赔。心理咨询业鱼龙混杂是一个公认的现象,我觉得单纯从来访者自身来讨论还是回避了真正的问题。心理咨询行业在规范性和评价体系方面确实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无效或者有害的咨询照常收费也不太合理。
【 在 psycholo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你的担心很有道理,所谓世界就是个草台班子,咨询师的群体就是类似的状况。对咨询师抱有高期望,可能就跟对现实世界抱有高期望一样,会失望
: 不过我觉得,你的这些担心,是不是可能反映了你的某种倾向,比如焦虑,不知道你想做心理咨询,目标包括对“过度焦虑”的调整吗?
: 从咨询师的角度来看,你的担心是可以处理的,它们既是你的感受的外化(非常合理),也是工作的材料(用来理解在你心里可能正在发生着什么)
: ...................
--
FROM 115.171.21.*
我并没有做咨询,只是在网上大概搜了一下咨询师的话题,发现很多人对咨询不满意,很多业内人也说行业很乱,所以想打听一下有没有关窍能更准确地评价。中国咨询业起步晚,培训考核制度也不完善,目前鱼龙混杂是个事实,很多收费和能力不符也是事实,甚至国内咨询费都不比美国低。但楼里的从业者好像都在回避和否认这些事实,只想劝说来访者停止怀疑,甚至把对乱象的讨论和心理问题联系起来,我觉得这是很强的防御和攻击,正说明了咨询师自我觉察和专业能力都有限。论坛并不是咨询室,我发帖也没要求分析我,这种背景下咨询师通过分析版友来回避讨论和自己有关的话题,不知道有督导的话会怎么说。
【 在 choose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想降低风险率的话,那就在相对高收费的咨询师队伍里,挑一个完完全全合眼缘的
: 这样起点高些,保证一定的击中率
: 前面很多人也提到了,你在咨询中的各种不爽,只要你觉察到就跟咨询师说出来,包括你更换掉咨询师,也是你有力量的体现,说不定更是你个人通过咨询成长的结果。所以换人不见得是坏事
: ...................
--
FROM 115.171.21.*
其实我想讨论的很简单,就是如何在现状基础上找到一些方法,能提高找到好咨询师的概率。在知乎和红薯上看过一些建议,比如看全日制的专业背景、看培训的档次、看是否是注册师、看个体体验时间和督导时间等等,但有些泛泛。所以想看看水木有没有其他信息
【 在 choose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回避倒也不至于
: 而是摆在面前半杯水,我们一直在强调“请看有水的那部分”,在你看来,大概就是回避甚至无视“没有水的那部分”了
: 那我们来讨论没有水的那部分好了。只是,讨论了这部分内容后,最终导向会去哪里?对于来访者或者现状的积极意义怎么体现?
: ...................
--
FROM 223.1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