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这是什么现象?
人的记忆会被加工修改,动力有可能是想要满足强烈的渴望,也可能是想要回避强烈的痛苦,或者想要表达强烈的情绪
【 在 xuepei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时候,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自己家度过的,但在自己家由于是长子,承担的多些,可能过的并不快乐。极少去奶娘家(平均每年1、2次,每次平均不超过2天),在奶娘家里由于哥哥姐姐多,很是被宠爱,过得很开心。现在成年后的记忆成了是在奶娘家长大的,让父母非常伤心。请问这是什么心理现象?
:
: --
--
FROM 117.133.72.*
强迫性重复沾边:
重温童年的美好
修正童年的错误
【 在 xuepei 的大作中提到: 】
: 心理学上,这种明显选择性记忆,有没有专有名词总结这类现象?
:
--
FROM 124.205.69.*
可能在奶奶家那种被照顾、被宠爱的体验是你渴望的“完美童年”,而在自己家里长子的位置总让你有压力,或者说因为是长子就得让着弟弟妹妹、给弟妹做表率,这让你童真的部分被压抑,难以得到释放,所以这部分让你感到痛苦。
而人在回忆的时候有的人愿意回忆苦难的部分,有的人愿意回忆美好的部分。可能在你幼小的心灵里,你更愿意回忆美好的部分。而每一次回忆都是对那个场景重新再加工,之后再重新写入我们的颞叶(长时记忆部分),这就造成了你说的,儿时的记忆是在奶奶家长大的。
顺着这个思路,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您关于自己原生家庭的记忆,也许美好的部分被忽略了,苦难的部分被强化了。
记忆都是一种建构,并不一定是事实。建构是在事实的基础上参杂情绪、情感、愿望以及其他个人经历的加工。
【 在 xuepei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时候,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自己家度过的,但在自己家由于是长子,承担的多些,可能过的并不快乐。极少去奶娘家(平均每年1、2次,每次平均不超过2天),在奶娘家里由于哥哥姐姐多,很是被宠爱,过得很开心。现在成年后的记忆成了是在奶娘家长大的,让父母非常伤心。请问这是什么心理现象?
:
--
FROM 123.113.100.*
我还以为是有些地方管奶奶叫奶娘或者是笔误呢,谢谢你的解释!我还看到你在原帖中修改了称谓,真是细心的人!赞!
【 在 xuepei 的大作中提到: 】
: 奶娘(乳娘),不是奶奶。
:
--
FROM 123.113.100.*
就是叫选择性记忆吧
选择性记忆是受众选择心理表现之一,指对所接受信息的基本倾向,即记忆那些与自己观念最一致的内容。在接受和处理传播内容时,并不是不加分析地、一股脑儿地全部接受,他们主动地、积极地、有选择地筛选并记忆那些与自己固有观念、兴趣、爱好相符合的部分,而把其余内容从自己的记忆中加以排除,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达到心理平衡。选择记忆是防御和抵制于己不利或与自己观点相反的那部分信息的最后一道防卫圈
【 在 xuepei 的大作中提到: 】
: 心理学上,这种明显选择性记忆,有没有专有名词总结这类现象?
:
--
FROM 124.6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