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太好了
【 在 psycholo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这种场合里觥筹交错侃侃而谈的人自有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在每个人身上都不同,有的人是5分,有的人是4分,在你可能是0.5分这种能力通常需要学习和锻炼,观察和模仿活动的内涵、热闹的逻辑、谈论的基调等等。想要短时间内从0.5分到5分是几乎不可能的,在这种场合里、在脑子一片空白、被羞耻感占据的心理状态下,学习能力几乎趋于0无法适应场合,就要逃避场合吗?可能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还有一种人B也有个5分的能力,那就是在任何场合下泰然自若,既不侃侃而谈,也不坐立不安,想参与热闹就参与,不想参与就在角落里该干啥干啥的那种人。B会觉得“领导肯定不喜欢这样的员工”“别人肯定觉得这人不行”吗?他没有。你会觉得“领导肯定不喜欢B这样的员工”“大家肯定觉得B这人不行”吗?也许你并不这么觉得B的5分能力,就是:啥也不说、但并不觉得自己丢人、不觉得自己像块木头的能力不会因为自己交际能力差而否定自己、设想领导不喜欢、别人觉得自己不行的能力。这个5分,不需要你去学习和做什么需要你不做什么不做自我否定,觉得自己像块木头不做负面设想,领导不喜欢、别人觉得不行更重要的是,不做期望:期望自己是5分的侃侃而谈因为否定和负面设想的源头,往往是渴望自己侃侃而谈、应付裕如、全场聚焦,做不到就开始否定自己并设想别人也否定自己。渴望被聚焦的本质上还是渴望被关注、被认可设想一下,如果你是宴席的贵宾,所有人都要对你奉承、敬酒,话题围着你转,你稍微皱一下眉就有人殷勤问询伺候,你对谁说点什么他就莫大荣幸,你什么都不说大家也觉得你就应该是高冷美丽。你会排斥这样的社交场合吗?你还会觉得自己是块木头吗?你还用担心自己不被他人喜欢吗?而在现实的社交环境里,你不是贵宾,你必须要做点什么符合社交场合的东西,你才能获得别人的关注和认可。你太需要那个关注和认可,才觉得自己必须要做好什么。如果做不好,关注和认可就得不到你很讨厌这种做不好的感觉,你说那是“丢人”,实质可能不是在别人面前丢了面子,而是在自己心里丢了面子渴望被关注、被认可有问题吗?没有,这是每个人的终其一生的本能需求。只是,社交场合的侃侃而谈能力从0.5分跳跃到5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的,那其他人怎么办?往往,他们就发展B那样的能力。B的能力,他的被关注、被认可,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心B坐在热闹的社交场合中的冷角落,他泰然自若,觉得自己很好,不需要有谁重视他、关注他,因为他内在有个稳定的信念:我是好的,我是被关注、被认可的一般成年人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对被关注、被认可的强烈渴望,往往是心理发展过程中没有获得足够的关注和认可的结果。他们内在那个稳定的信念未能形成,是匮乏的、空的,需要一次又一次外在的肯定和关注来填满。但外在的填充通常既不稳定也不持续,所以经常会体会到失望内在稳定自体的形成仅靠认知是不够的,不是你知道自己内在空乏,你就可以让自己内在充盈。稳定自体的重建或修复通常最需要是修正性的体验,即重复地体验被无条件关注、认可的感觉;越空乏的个体,需要的体验越多。好的体验层层累积稳固后,才可以在其上补充发展更高阶段的心理功能。【 在 midnight 的大作中提到: 】: 每次单位聚会总感觉自己特别丢人。看着别人觥筹交错,向领导同事敬酒侃侃而谈。而我竟然完全不知道说些什么,即使是例行敬酒也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说什么,感觉自己像块木头,感觉自己没能力,领导肯定不喜欢这样的员工。所以也不会提拔你也是有原因的。: 不会敬酒,不会说话,不会互动,感觉坐立不安,看着别人热火朝天打成一片,自己独自带在一旁,感觉很尴尬,也觉得有些丢人,别人肯定觉得这人不行,交际能力这么差,又不会说话。: 平时都是能不去聚餐就不去,有时候亲戚聚餐也不知道说些什么,感觉聚餐就是一种煎熬,是把自己的弱点展示在别人面前的行为。即使和同事吃饭也不想说话。: ...................--FROM 124.65.8.*
来自 BMH-AN10
--
FROM 223.10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