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心理咨询师。
我还不能说自己已经找到了明确、具体的“初心”,但我可以试着讲一讲我学到的内
容。初心可以分为四大类:坚守,爱,体验,成功。
坚守,是指坚守一些信仰、信念。某些虔诚的宗教信徒属于这一类。央视在报导中经
常会提到“坚守”,其中很多人也属于这一类。
爱,本质上是心理上与他人、与世界建立连接。体验,前面已经有人提过了,喜怒哀
乐都是体验。好奇、探索未知领域的人,有些也是体验。
成功,可以是追求事业的成功、成就,也可以是完成其他某种成功。比如,有些人很
有钱了,仍然努力去挣钱,这时,他可能就是单纯地追求成功挣到钱,而不是为了享受花
钱、或者为了后代,就属于这一类。再比如,有的人种树种了一辈子,最后种满了一大片
山。种活的每棵树都是他的成功。
《阿甘正传》里,阿甘的初心应试是属于体验。《西游记》原著里,唐僧应该是属于
坚守(佛派的人没有蟠桃吃了,为了救佛派的人,唐僧被吃了10次,所以叫做“10世修行
的好人”),悟空属于成功,八戒属于体验,沙僧属于爱(加入一个团队)。
做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可以出于不同的初心。同样是探索未知领域,有的人是为了
爱(与未知领域建立连接),有的人是为了体验(好奇,体验新事物),有的人是为了成
功(获得某种知识)。
我的初心属于爱这一类。
可以看到,清晰明确地找到初心是有难度的,“更多地跟初心在一起”倒并不一定是
很难的事情。找初心需要思考,但绝对不是只需要思考。妨碍我们与初心待在一起的根本
因素是心理创伤。所以,找到初心的根本途径就是化解心理创伤。
【 在 erat (erat)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是心理医生?确实像您说的是一种“我执”的状态,但我觉得正是因为一直没有想明白“初心”是什么,才会出现这种症状吧。不思考就不会进入这种状态,而您给出的解决方案中,恰好是需要思考的,那是不是也就说明,在思考明白之前,都会是这种状态?是否可以问下:您的“
--
FROM 101.24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