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问题,有人能讲清楚当然好,对我来说,我不是精神科医生,讲不太清楚也
问题不大。有一点是没什么大错误的:目前看来,人的情绪体验的变化的生化层面的
直接原因,是人体内特定物质的变化(比如神经递质)。
我提出的问题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人体为什么会改变神经递质?有人可
能会说,是特定的腺体、细胞在调节、分泌这些神经递质,使其浓度改变。注意,这
类回答只是把情绪现象做了一个细化的描述,没有从根本上回答“为什么”。根本的
回答要从情境是如何作用到了人体以及随后人体发生了什么入手。或者说,人体接收
到了外界信息后,体内是如何发生了一系列改变的?
比如,一个家长从心态很平静的状态开始辅导孩子作业,辅导了不到20分钟就变
得火冒三丈了。对于这种典型生活场景,目前的科学还无法从生化层面解释其发生的
经过。
药物发挥的是什么作用呢?打个比方。人的情绪就像一根水管里流出来的水,水
流不太大也不太小对应着好的情绪状态,太大、太小就是各种各样不好的情绪状态。
药物的作用就相当于,在水管出水少的时候,从别的地方拉一根管子过来给水管补水;
在水管出水过多的时候,把水管口堵上一部分,让流量减少。
心理咨询发挥的是什么作用呢?心理咨询要检查水管是不是出了问题、水源是不
是出了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来使出水口保持正常流量。
或者说,药物是在靠近水管末端的位置想办法;心理咨询是在水管的前端、甚至
水源处想办法。
有时候,水管或水源出了大问题,很难解决、甚至无法解决,这时候就必须用药
物来补水或堵水管了。
【 在 psycholo (助人自助)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一个链接里把5-羟色胺的作用归类为快乐激素是错误的,血清素的作用是抑制性,降低冲动。打比方说,如果人的行动是一辆车,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是加油,血清素是刹车。对于抑郁来讲,一方面可能动力性的油料少,另一方面可能是制动多。药物就在两个方面起作用,或者给
: 第二个链接的表述接近胡说八道了,非生殖系统的机体运行机制不分男女,有些数据是对现象统计的结果,是结果而非原因。
: 药物在治疗抑郁症等确诊的疾病性症状的改善方面,与心理咨询/治疗的作用没什么区别,药物当然起效更快更直接,后者在心理层面促发的改变作用最终也是通过机体神经递质及受体的性能改变实现的(当然还有更复杂的机制)。所以确诊的疾病一定要用药,没必要使用其他方式。
: ...................
--
FROM 101.24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