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孩子的情况,应该跟父母的三观品性没太大关系
一般孩子的心理状况,跟父母对待他的方式有关
溺爱可能会导致孩子与外人相处时容易受挫,因缺少从小练习应对挫折的能力而使得心理脆弱,难以承受挫折。遭遇挫折后有的人可能诉诸暴力、成为街头混混,有的人退回到无挫折的环境里。这个孩子看起来更像后者
亲子关系紧张可能使得孩子从内在对抗父母的愿望,父母希望他成绩好、成为家里骄傲,他为粉碎父母愿望而做出相反选择
向父亲举刀,可能是他被逼到了那个地步,也可能是他觉得可以向父亲举刀而不会受到令他收敛的惩罚,前者可能是亲子关系紧张的后果,后者可能是被溺爱的结果
先尝试着看看能不能跟他父母讲清楚,父母越着急、越希望孩子改变,孩子可能就越要停在当下状态里甚至更坏。
对于父亲来说,要做的是从心底里对孩子的当下状态以宽容接纳,真心地把他当成一个有独立意志、愿望、尊严和选择权利的成年人尊重和对话,而不是当成父母愿望的载体
对于母亲来说,要做的是尝试着坚持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这种拒绝是符合社会主流规范的,不带有惩罚性质。对于每个人来说,情绪和行为都很需要被托住,适当的边界给孩子以适当的挫折,既让他有被托住的感觉,也练习应对挫折的心理功能。
这些都不容易,况且父母有心也未必有力。
其实对于年轻的孩子来说,做心理治疗是非常非常必要而且有价值的。如果不处理心理问题,他可能从此一直跌落下去,而他还那么年轻,智商不错,虽经挫折也可以拥有不错的人生的
如果你相信心理治疗有帮助并且支持他做心理治疗,可以尝试着给他本人发一些心理咨询的科普。专业的咨询师会提供不加评判的理解、温暖的镜映、无条件的关爱,并维持恰当的边界,这些可能是他现有的关系(父母、亲戚、老师、同学等)无法提供、而他又很需要的
沟通的时候要站在他的角度,真心地理解他的感受、体会他的处境、不做评判,还要有耐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没有哪个心理问题沉积的人听君一席话豁然开朗或积极配合的
【 在 Maxiu 的大作中提到: 】
: 反馈一下:
: 1,父亲确实有问题,三观有点问题。
: 2,母亲比较温柔贤惠,只是对孩子过于溺爱。
: ...................
--
修改:psycholo FROM 124.65.9.*
FROM 124.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