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过一个本科生,我没问过他的残疾的原因
大体是,走路要点逗号,胳膊有畸形,写字的时候很抖,所以有段时间我指导他编程序,敲键盘很容易出问题,说话不是很清楚,舌头有点控制的不好
但是我觉得娃很好,
1. 我有次看他骑自行车,当时真的比较意外,竟然会骑车,而且骑的神采飞扬(不是说他骑车技术,而是那种表情和神色)
2. 我给他上课,他相当认真,非常乐意帮助同学做解答,积极参与学院的各项活动(这句话,我觉得对于普通人来说,算敷衍的评语,但是对他来说,我觉得真的是发自内心的真诚)
3. 非常喜欢物理,是转专业到我们学院的,现在应该研三研四了吧(考到了更好的地方),难得的热情
其实,我内心很想问问他父母是怎么培养他出来的,但是又实在不好意思
跟这娃相处,虽然肉眼可见的残疾,但是你不会觉得他需要你同情,而是被他的乐观热情所感染
有时候我会看到他的QQ空间,他的同学都挺喜欢他,也深受他感染
我真的很想知道他的父母是怎么做到的!!!!!!!!!!!!!!
【 在 psycholo (助人自助)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缺陷无论对谁来说都是很不幸的事情,遭遇到了都很难熬。除了孩子自身的生活不便,还有群体的排斥、嫌弃甚至攻击带来的可怕压力,都会给孩子和家庭成员心上蒙上阴影
: 但每个遭遇不幸的人,可能随着时间推移,做出的选择和体验到的感受都不一样。有些人能从阴影中慢慢走出来,积极地去做一些改变,或者乐观地看待既成的事实,仍然能够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和希望;也有的人,可能在阴影下一直苦闷,无力改变也无法逃避
: 最初的应激期过后,不同的体验或不同的选择,往往取决于这个人的心理人格健壮的水平。没有谁的一生不遭遇风雨,让自己的心理健壮,总能某种程度上少受一些痛苦,就像身体强壮就能更好地挺过新冠感染一样
: ...................
--
FROM 223.6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