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花钱少、见效快,通常更容易立竿见影地改善症状,但通常面临很多问题,比如药物副作用,比如病人对于诊断和用药的被污名化的抗拒,比如对于有些药物带来的麻木感的恐惧等等
一般业内会倾向于药物治疗+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双管齐下,效果会更好一些
家人的理解和开导也是很重要的类似心理咨询式的帮助,只是专业的问题总还是专业人士的作用更明显一些。但心理咨询的问题也不小,比如要花很多钱,通常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也许找到匹配的咨询师并不容易等等
除此之外,很多案例表明,持续地运动、正规的冥想、一些具有心理暗示性质的占星或本土特色的迷信活动、宗教活动、读书、人际互动等等都有可能带来不同程度的帮助
条条大路通罗马,但的确每一种途径都有局限
【 在 zhuang407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对。
: 所以啊,我在帮他找方法。
: 目前状态还好,但也时不时不开心压力大。
: 有点偏执,还能较好的应付学业。
: 就是睡眠时好时坏,越来越胖,他自己认为长胖是吃药残留物影响造成的。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120.24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