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我的真心活出自己起码无悔的一生。哲学家艺术家与农民没有一定的差异,人与人的差异只在人心客观抵达的层次本身,胸襟本身。你要说从一个终极角度来让人一生有意义,那么就得从终极答案的角度来认知,而去认知人之本和来去这条路本身,就是扩大自我主观以至与客观合的过程,也是提高自我的核心的过程,探索本身就是意义,意义本身也没有意义,却是最大的意义。
离开这个角度来说,是非成败转头空,人生表象无非是本底物质转化演化的一场,演化成什么样,由心决定,但那个表象其实没有绝对角度的太大区别。那么,我心甘情愿,真心走一回,临头也能悟出点与更深的真有关的道理和感悟来,也算不枉。活法而已。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3
【 在 jackalove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部分人都没法理解 朝夕相处的自己的物理躯体和主观世界
:
:
: “三体中,智子是在地球科技前面竖一道墙。在这道墙之前,什么航天、医学、武器等等各方面都可以发展,但一旦碰到这堵墙,就过不去了。这堵墙就是“人类对粒子微观结构的了解”。
:
: 而大部分人就很像被主观世界的“智子”锁死了,这个智子 就是 对认知科学的钝感,只是周而复始的进行黑盒输入和消费,无法解构出微观结构,从而也无法进行创造。
:
: 他们只是依照直觉行事,相信以形补形,追随本能指引,追随快乐,相信人活着就是为了快乐,暴饮暴食 游戏,在信息噪音 大数据中原地打转。殊不知 时代已变,我们的直觉和本能 滞后于时代,急需改造我们的操作系统 以适应这个时代
:
: 生活中,有一部分人,从好多领域,都能解锁智子的锁死:脱口秀演员对生活的观察,哲学家,文学家,数学家,程序员,设计师,宗教等等,一个表现就是他们不停的对这个世界的物理现实映射到主观世界的过程,进行解构,并对解构了的元件 进行组合,实现想拼搭乐高那样,进行创造,实现涌现。”
--
FROM 223.1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