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同一个表象的背后,每个人可能有不同的动力在起作用
对你而言,纠结于二十年前的这段经历,有如此明确的感受和冲突,那就说明里面总是饱含着需要意识化的、但未曾被处理的潜意识的内容
你谈到和父亲的亲密,以及对父亲离开的悲伤的处理,我想重要客体的(即将)丧失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可能是极大的冲击,在当时情感变得脆弱、寻求替代性依恋都是很有可能的,似乎对于跟男生那段经历的耿耿于怀,也很像对于父亲突然离世的耿耿于怀;男生对你所做的事情的伤害性,也很像是亲密依赖的父亲离开的伤害性。这可能意味着,父亲离世的悲伤是你一直需要处理但又始终被压抑的内容
同时,除了这些看起来非常有关联的内容之外,我还是注意到一些特别的东西。
首先,女儿对于父亲的依恋转移到一个像父亲的人身上是很自然的事情,可特别的是,你跟男生的关系似乎并不自然,四年的长时间里始终保持着某种距离和幻想,好像这看起来并不像你说的有父亲在你就敢于把情感完全投入,我想这里面会有一些动力值得探索;
然后,父亲去世时候你已成年,一般来说心理功能的发展差不多已成熟定型,虽然遭遇巨大的冲击,心理上对于冲击的处理仍然是按照早期的心理模型去操作的,你和母亲似乎都很难从悲伤中走出来,你还要照顾母亲的感受,这可能意味着你的内在心理模型对于丧失的处理是感觉困难的,也感觉得不到亲人的支持。这个时期似乎是需要温暖正向的支持的阶段,但恰好在那时候好像你明明注意到男生表白的奇怪和男生的失落的表情,却缺乏了一点现实感,任由奇怪的关系走下去,放任对方对你的伤害。这里面也许有很多内容值得探索;
最后,当你在描述父亲病危、男生表白时,用的词是“庆幸”,这可能意味着你和父亲的关系里可能有比你意识到的亲密依赖更为复杂的内容。
人的心理成长是非常非常复杂的,很难通过单一的因素去推断内在的动力模型是怎样的。就如很多人嘲讽精神分析“遇事不决原生家庭”那样,精神分析的视角的确会更多地聚焦在早期的经历体验上。虽然发展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是毕生发展的,人的内在动力和环境的反馈共同造就了心理结构,但很显然早期的影响占据了不成比例的主流。如果说成年后父亲去世对你的影响持续了二十年,使得你并不敢放心投入依赖,似乎不太说得通。如果说父亲生病去世的过程激活了你内在积累的早期体验,而那些体验无论是父亲活着,还是去世之后,都很难得到处理,也许相对更说得通一些吧
【 在 arldu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得很好很专业啊,我看了好几遍,回去我也翻翻我的书看看,我自己再梳理一次。
: 1.婴儿时期的事情没有印象了,就是记得亲人说过我断奶的时候比较痛苦,母亲直接离开了,我哭了三天三夜,祖母和姑姑陪着我,跟着我一起哭。由于父母工作比较忙,小时候应该是一直由祖母亲密抚养,上小学后才回去。但是也不是远距离的,还是经常见面的。原生家庭还是比较幸福的,当然那个时代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关注肯定都比较少,而我父亲已经算是做得非常好的了,比较民主开朗,所以我和父亲关系非常亲密,比和母亲好。
: 2.我一点不能和自己解释清楚,或者是您提到,这个男生的为什么是我心里很重要很在乎的一个对象,为什么这个男生的印象对我这么重要?我现在的先生也和我一起走过风风雨雨,他对我也时常肯定,或者说最初面对男生自卑的我都是他帮我建立了自信可以自然甚至自信面对异性。我这些心理都告诉他了,他虽然不能帮助到我,但是倒是从未因为这些纠结过,也聊胜于无的劝解过我。那为什么我还会纠结于那个男生的印象?不知道能不能这么解释:
: ...................
--
FROM 124.6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