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我”与“非我”,这个解读很让人佩服,豁然开朗。
“虽然没有升华,而是对抗”,
对抗比升华来得容易多了。
还是废除死刑吧,
法律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工具,并不是为了复仇。
A砍掉B的手,审判结果并不是砍掉A的手来回应。
A朝B泼浓硫酸,审判结果也不是对A泼浓硫酸。
和平年代,一定要死刑才可以维护公平正义吗?
实际上的考量比我说的要复杂多了,绝对不会像童话一样简单。
【 在 ying2021 的大作中提到: 】
: 昨天睡了
: 今天还要说一下
: 楼主你在讲的这个案子里
: 其实跟中国社会早年的创伤 以及信仰的建立关联非常紧密
: 吴谢宇的家庭 实际上早就承纳了历史转折点的集体阴影
: 而他个人对于哲学、信仰的搜寻过程
: 也是他一生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 母子关系 本质上是对我与非我的探寻
: 母亲过世 剩下的就是社会作为“非我”
: 而当下社会平均信念给出的法律回应
: 也是基于中国发展了几千年的文化逻辑
: 社会给了他的探寻一个相应的答案
: 虽然没有升华 而是对抗 这也仍是全民共业
: 引发讨论和思考 震动了社会
: 我还是那句话
: 楼主您可以多学习 扩大一下思维和语境
: 心理学顶多是我们使用的一小部分思维工具
: 它远远不可凌驾于人之上
: 更不可能作为社会准则 那太可怕了
--
FROM 183.3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