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坏人是个模糊标签。看环境的,一个人受罪,别人不帮忙,你帮忙你就是好人,大家都帮忙你就不一定算好人。坏人也是。
就像在美帝,现在的白左跟保守派的斗争,现在你不大声的说出来要支持LGBT,那你就是坏人,你要是敢说所有人都该平等,那你就完了,你就是恶魔!是超级大坏人。
【 在 yulin2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什么说世界上其实坏人比好人多,或者说,对于我们任何一个人来说,我们成为坏人的概率比成为好人的概率更高,有位作家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他说人生有两个重要的任务,第一,是去发现这个世界是一个悲剧;第二,是去热爱这个悲剧的世界。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在理智上认清这个世界的悲剧性,和人性中的恶,但在情感上,我们依然要去找到一个爱的对象。如果我们不能去爱一个充满了悲剧的世界和罪恶的人性,我们就不可能拥有真正的爱,因为我们所需要去爱的对象就是这样,比如说我们的孩子吧,他们看上去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天真无邪,但同时呢,他们也有各种各样的蛮不讲理,各种各样的懒惰,脆弱和刁蛮。所以说,我们又回到了一个人性的基础的问题,就是这个世界上究竟是好人多,还是坏人多,或者说,到底一个人的内心中,是成为好人的动力更强,还是成为坏人的动力更强,这个问题实际上心理学的研究已经给出了答案。心理学的开山鼻祖弗洛伊德就说,人的潜意识的深处隐藏的绝大部分的力量,就是两种,一个是暴力,一个就是性,实际上人在最基础的动力方面,生命的动能方面,就是以恶的动能作为主体,只不过人有一种升华的能力,可以把这种作恶的动能,升华为一些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军事啊,战斗啊,科学研究啊,艺术啊,政治啊这些创造性的高尚的活动,背后实际上都是我们潜意识中混乱的暴力和冲突,所以在西方文化中,人每天都要祈祷,祷告,每天吃三顿饭就有三次的饭前祷告,为什么,就是因为西方人认为,人如果不借助于神的力量,人每天都会产生的恶,就能够将自己淹没掉,所以人始终要依赖神的力量,帮助自己驱除人性中的恶,人才能活的像一个人,反而呢,是人性中的恶,是不需要祈祷的,人不需要向魔鬼祈祷说,请赐予我作恶的力量,人随时随地都会展现出各种各样的弱点,或者说缺陷,比如说贪婪,欲望,恐惧,懦弱,撒谎,愚蠢等等,这些行为的冲动不需要祈祷,它随时与我们同在,所以我们不要自欺欺人,进行一种虚构的人性的假设,认为我们可以轻松的就能够成为一个好人,其实大部分人是在成为坏人的冲动和诱惑之下艰难的挣扎,我们需要各种信念的支持才能最终穿越人性的黑暗,成为一个好人。完全靠我们自己天然的本能,一个人很难成为一个有着美好品行和德行的人。很多所谓的好人,只不过是没有机会受到诱惑而已,从而被动的,甚至被迫的成为一个好人,这与依靠自身道德的力量,主动的选择成为一个好人,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不同的人罪恶的冲动不一样,那些童年遭遇了恶劣对待的人,罪恶的冲动会更加强烈,从历史上来看,任何一个犯下罪恶的人,回顾他的人生,他在早期一定是遭遇了某种暴虐,遗弃或者野蛮的对待,要么是父母的虐待,要么就是家庭分崩离析,父母不在身边,他到处流浪,所以他成长过程中有某种缺失,所以说关爱儿童,特别是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去关爱孩子,保护他们的尊严,而不是把这些孩子当做物品一样,去分为三六九等,分为好生差生,先进生后进生,这就是保留人性中善的火种。所以我们要勇敢面对人性之恶,承认人性之恶,并积极拯救人性之恶,这才是一个真实的态度,才是一个有人性的文化,人性既有善也有恶,人性中既有光,也有黑暗,黑暗并不可怕,只要人性的光芒能够照射到黑暗,黑暗的面积就会逐渐缩小,所以说我们人性中的恶只有被关注到,黑暗才会真正的消退,如果我们厌弃人性之恶,也不拯救罪恶的人,那么这些人,就会自我繁殖,把自己的罪恶,施加于更多的人,从而激发出更多的坏人。我们汉文化没有救赎的观念,我们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对于人性之恶我们采取的是否认回避的态度,或者说是厌恶和放弃的态度,孔子就说,亲君子而远小人,这是一种文化上的态度,它使得我们中国人,普遍处于一种自卑感之中,努力的去掩盖自己人性之中根深蒂固的恶,从而普遍的被羞愧感所困扰。儒家文化强调道德,却没有告诉我们,如何去面对人性之中本来就具有的恶,孔子所说的君子,是道德上非常高尚的人,甚至可以说包含了一种虚构的道德,一种神圣的道德,其实是我们人类所无法拥有的一种完美的人格。要成为君子,道路是极其的艰难,对人的智力、品德、家庭教育、天赋良知等各方面有着极高的要求,绝大部分人都没有可能成为君子,所以说儒家文化所宣扬的道德,它始终停留在一小部分人的实践之中,或者说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口头上,没有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普遍拥有的精神力量,所以我们看中国的历史,在古代,每次灾祸来临的时候,到处都是烧杀抢掠,兵荒马乱,人吃人,或者说千里无鸡鸣,灾难非常的深重,因为在这种灾祸显现的时候,社会秩序崩塌,就是人性的恶显现的时候。由于我们的文化,平时不承认人性中的恶,就是压抑和无视人性中的恶,这些恶没有被驯化,所以社会秩序崩塌的时候,它就喷薄而出,展现出强大的破坏力。也就是说,如果大部分人都没有驯化我们人性中恶的那种经验那种能力,在面对人性之恶的时候,没有一种坚定的道德上的勇气,那么这个社会就必然成为一个赤裸裸的丛林世界。欠的债都是要还的,人性中的恶,不去面对它,不驯化它,它就要驯化你,它就要控制你,也就是,真实的承认和面对人性中的恶,恰恰是善的开始,也是勇气和豁达、宽容的开始,回避人性之恶,也就抑制了人性的勇气,理性和求真的精神。知道世界上其实坏人更多,不但不会让我们感到泄气和绝望,反而会给每个人带来勇气,我们会感受到自身的力量,以及选择的重要性。最后,借用仓央嘉措的诗《见与不见》的格式,作为这段话的结尾:你见或不见,恶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不念,恶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善就在那里,需要选择;你跟或者不跟,善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善在人心,但需要勇气;让爱住进你的心里,平静,豁达,宽容,慷慨,历久弥新。
--
FROM 42.24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