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略论如何学习数术(一)
各位朋友可以把重点放在“学习”上,而非“数术”上。
只不过既然是玄学版,“学习”的对象理所当然应该是“数术”罢了。
本来想写一系列的文章,较为系统地说明一下我对学习数术的一些想法、看法和方法
近年来一直在忙,一想到“系统地说明”的浩大工程,就懒得码字了。
对,这是拖延症。
所以,趁今天有些时间,逼着自己简略地说说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方面吧。
不仅数术,学习任何知识学问,从过程或曰阶段来看,无非三段:
输入——思考——输出
输入是学习的过程,是吸收知识的过程
思考是消化的过程,是将吸纳的知识重新加以组织,使之结构化系统化的过程
输出,当然就是实践验证的过程,同时也是影响他人甚而改变世界的过程
其实,学是学,习是习。《说文》解释“习”字,“鸟数飞也”——雏鸟多次反复尝试飞起来,这个叫做习。
所以“学习”其实包含了输入和输出两个部分,思考是隐含在学和习之间的,这样才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学而思”,包括了输入和思考两个部分,仍不完整,舍弃了至关重要的实践运用的阶段。
所以如果仅从语义来说的话,“学而思而习”是更完整更全面也更精确的表达。
输入阶段大多会存在哪些问题呢?
简单说,就是输入知识的零散、碎片、混乱。
对数术学习而言,更是如此。
这就涉及到如果自学的话应该选择什么书来看的问题
但这也是最没办法回答的问题。
古人的书吧,好是好,但有个最大的缺点
鸳鸯绣取凭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
古人擅长撰写各种口诀歌赋
也确实写出了不少的情境和断语
但情境和断语我认为连“案例教学法”都算不上
因为古人从来不提得出情境断语的根本原则
也不说情境断语反映的普遍规律
所以读古人书很累,须得是十分热爱并且擅长思考的人
从中获得的益处才能超过付出的时间精力等代价
大多朋友,率皆陷入记了一堆话的泥潭
这些话,不知道有什么用处,但看起来很高级:
“甲木参天脱胎要火”
“水本生木,然冬日冻水不能生木”
“甲木是栋梁之木,丁火为灯烛之火,故甲木难生丁火”
“甲木欲生丁火,必得庚金斧钺之金,前来劈甲引丁”
…………
这些话有道理么?有。
那这些话你真的掌握了真的会用么?
反正我认为,一个理论、一个知识,如果不知道有什么用处
那和没见过没听说过这个理论和知识,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忽然发现不能这样写,这样写下去不知道还要多少时间才能结束了。
直接说结论吧,不管是古人著作还是今人著述
恐怕找不出来一本体系完备、原理明透、案例详实准确的适合所有学习者阅读的教科书。
所以遇到有朋友让我推荐书籍给他以便学习
总是让我很为难
这就相当于问我需要多长时间到北京
我不知道你现在身在何处、打算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准备选择哪条路径
我怎么知道要多长时间才能到北京?
也许天涯咫尺,也许永远也到不了。
我想说,没有大家理想中的那样的书
至少在数术领域没有
有的只是适合你个人
学习基础、学习目的,以及学习方法的书
王子猷雪夜访戴,乘兴而至,兴尽而返
好吧,这篇也就先到这里吧
如果以后有机缘再继续
--
FROM 171.83.41.*
呵呵,说得我都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 在 ColinYu 的大作中提到: 】
: 德一老师的文章总是字字如金,句句在理
:
:
--
FROM 171.83.35.*
一直都在,从未离开
只是有时想起李白的“吟诗作赋北风里,万言不值一杯水”
和李贺的“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
顿觉懒散,意兴阑珊
不过被你这么一说
我都不好不意思不迅速更新一篇了
【 在 swjtuxx 的大作中提到: 】
: 哇,得一老师的大作来了
: 要好好拜读了
: 之前还在想好久不见得一老师上玄学板了
--
FROM 171.83.35.*
你说的那些具体门类
在我看来并没有什么分别啊
不过是相同的基本要素经过不同组合形成的罢了。
真“会”其中任何一样的话,其他的自然也就会了。
从“如何学习”的角度来说,没必要再加以细分了。
【 在 ruoshui10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题起的太大,还是落实到实处,比如八字、紫微斗数、手相、六爻之类
--
FROM 114.2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