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毛朱明显比当时中央的领导人年纪大很多啊
张博是指张闻天和博古?
【 在 Wordy (Wordy) 的大作中提到: 】
: 年龄不是问题,资格是大问题。张博上位的时候,还不是中央委员。
: 他们到了瑞京,也不做声,五号也不做声。就这么装傻充愣2年多。
: ZhuXi从27年9月到33年就没有参加过会议了,屡次呗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其他人啥状况、是啥,他也不知道。
: ...................
--
FROM 183.212.167.*
好奇这个时候,周恩来是以什么身份呆在中央苏区的?
这个临时中央的成员,和原来中共六大上选出来的中央委员以及政治局委员是什么关系
?里面有些人是不重复的,那么怎样开展工作?
【 在 hotpear (灼灼其华—永不凋零)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个“当时”跟我说的不是一回事,你说的是延安的时候。我说的是31年临时中央的时候。我的逻辑是,如果陈云质疑周在临时中央问题上的错误,那首先得澄清自己当时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毕竟在临时中央主政期间,周在中央苏区,不可能遥控上海的临时中央。
: 如果周真的受到指责,我理解也应该是长江局期间的表现和在南方局上的责任问题。但是这是否能上升到“开除党籍”的高度?
: 1931年9月22日,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召开第一次会议。会上,博古宣布共产国际来电,批准成立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共9人:卢福坦、博古、张闻天、李竹声、陈云、康生、黄平、刘少奇、王云程。会上成立了中央常委会,成员是:卢福坦、博古、张闻天、康生。一个以博古为首的
: ...................
--
FROM 112.86.229.*
理解了。周是中共六大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他以这个身份就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
但是,如果他不在临时中央任职的话,岂不是意味着他淡出领导核心了?但从后面来看
的话,他地位其实还是非常重要的,似乎一直都没有淡出领导核心。
那这一时期,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到底是怎么构成的?
当时,中共六大上选的政治局常委还剩项英和蔡和森吧,加上周,就是还剩3个人。
临时中央和中共六大选出来的政治局常委或中央委员的关系怎么处理?谁更权威?更权
威的理由是什么?
以及,临时中央的人选是怎么确定的?
【 在 bingli (p.d.) 的大作中提到: 】
: 周恩来到了江西苏区后就任早已成立的中共苏区中央局的书记职务,之前这个位置就是等着他的(甚至在1931年初顾顺章还没叛变时中央就已经准备向苏区派遣高级干部),只是因为他晚了快一年才到,所以之前是由项英和老毛先后代理的。
--
FROM 112.86.229.*
感觉越看越糊涂。
1931年,中国共产党临时中央政治局再次设立。1931年9月,中共中央在上海的中央委员
和政治局委员都不足半数,在共产国际指示下,成立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
1931年1月7日召开的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共选出中央政治局委员9人,候补委员7人,合计
16人。政治局常委为:向忠发、周恩来、张国焘。到了9月中旬,在上海的政治局委员只
有周恩来、卢福坦、陈绍禹(王明)、刘少奇4人,仅占政治局成员的四分之一,他们已
失去“代表多数”的作用。同时,周恩来将赴中央苏区工作,陈绍禹将去莫斯科担任中
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负责人。这样一来,中央政治局已是有名无实,无法正常运转。有
鉴于此,共产国际远东局指示中共改组中央领导,成立临时中央政治局,并提出组成人
员的具体建议。据此,1931年9月中旬,周恩来、王明、张闻天、秦邦宪(博古)等四人
在博古家里开会商议此事。王明提出博古进入中央负总责。商议的结果是:由博古、康
生、陈云、卢福坦、李竹声等人组成临时中央政治局,报请共产国际审批。
1931年9月22日,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召开第一次会议。会上,博古宣布共产国际来电,
批准成立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共9人:卢福坦、博古、张闻天、李竹声、陈云、康生、
黄平、刘少奇、王云程。会上成立了中央常委会,成员是:卢福坦、博古、张闻天、康
生。一个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即告诞生。
1931年12月上旬,临时中央政治局决定设立组织局,负责人康生,专门管理全国党的组
织工作。此时,周恩来离开上海赴苏区,月底抵达瑞金。
1933年1月13日,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在上海无法立足,遂决定接受共产国际的指示,中
央机关由上海陆续迁到苏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博古、陈云去苏区,康生去莫斯
科。李竹声留上海,组织“中共上海中央执行局”,作为临时中央的派出机关,代表中
央指导白区党的工作,并负责同共产国际联系。1月底,临时中央领导人张闻天、博古、
陈云及杨尚昆等到达瑞金。
1933年1月30日,博古主持召开“中央会议”,张闻天等“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和“苏
区中央局”代理书记任弼时出席。博古在会上传达共产国际的意见:为了工作方便,原
上海和苏区的政治局委员合起来,选出一个中央总负责人。结果博古当选。其他负责人
是:张闻天为常委兼宣传部长、中央党报委员会书记;任弼时为组织部长兼党校校长;
陈云为常委兼全总苏区执行局党团书记;刘少奇为全总苏区执行局委员长。会议决定,
临时中央与苏区中央局合并,对外称“中共中央局”。“中共中央局”即是临时中央,
但对外有时仍用“苏区中央局”名义。从此,中共临时中央直接领导中央苏区的工作。
1933年4月22日,由于博古等认为任弼时执行“进攻路线”不彻底,工作“不合手”,免
去他的中央组织部长职务,由李维汉接任。6月,任命潘汉年担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7
月,中共中央局成立组织局(相当于书记处),负责协调中央各部工作,处理日常事务
。成员有:张闻天、陈云、王稼祥、李维汉等,主任李维汉,实际由中央局常委张闻天
主持,开会议事作结论。8月8日,中央局决定成立中央常务委员会及中央苏区各省县监
察委员会,以处理党员违纪问题。常务委员会书记董必武,成员有康生、陈云、何叔衡
等。
1934年1月4日,周恩来(中共中央局常委)、朱德(中央委员)率领红军前方总部机关
返回瑞金后,“中共中央局”名称停用,开始采用“中共中央”名称。1月15日至18日,
中共六届五中全会在瑞金举行,选出新的中央委员会,改选了中央政治局,决定设立中
央书记处(同时是常委会)。至此,中共党史上第二次设立的“临时中央”在工作了两
年零四个月后结束任务。
1.中共六中全会总共选出来的政治局常委有3个人,但成立临时中央时,三个常委都不在
临时中央里,那这个临时中央的权威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2.中共六届五中全会能够选新的中央委员会,这是如何实现的?中央委员选中央委员?
3.临时中央里没有周,怎么感觉周一直都处于领导核心?周和博、张的关系和地位如何
看待?
【 在 Queeny (John.Francis.Queeny) 的大作中提到: 】
: 蔡和森在六大以后很快就被撤了政治局委员和常委的职务。
: 周公能在六大做军事报告,能在六大以后留在莫斯科遴选后备干部。
: 资历不是项英能比的
: ...................
--
FROM 112.86.229.*
说错了。
1.中共六中四中全会总共选出来的政治局常委有3个人,但成立临时中央时,三个常委都
不在
临时中央里,那这个临时中央的权威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 在 Queeny (John.Francis.Queeny) 的大作中提到: 】
: 蔡和森在六大以后很快就被撤了政治局委员和常委的职务。
: 周公能在六大做军事报告,能在六大以后留在莫斯科遴选后备干部。
: 资历不是项英能比的
: ...................
--
FROM 112.86.229.*
我觉得临时中央也不仅仅是指导非苏区的白区工作的临时机构吧?
从后来的发展来看,这个临时中央基本上等同于中央了。毕竟,后来,基本上全国的所
有的党的工作全都是在临时中央的指导下开展的。
而且,它是以什么名义开展工作的,谁赋予了它的权威?它和正式选出来的中共中央政
治局(或者说政治局常委)之间的关系是如何摆好啊?
【 在 bingli (p.d.) 的大作中提到: 】
: 临时中央仅仅是常委们都不在上海,但又必须在上海留人负责传递共产国际和王明的指示且指导非苏区的白区工作而设立的一个临时机构,你可以把它类比现在的书记处,当然还是有所不同的。
--
FROM 112.86.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