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育帅当年对刘亚楼还是很倚重的吗?
一般来说是这样,山东的老八路们都混得还可以。
【 在 haole99 (haole99) 的大作中提到: 】
: 陈光可惜了,不知道留在山东跟着性格豪爽比较会团结人的陈帅混是否会比东北要好一些。
--
FROM 114.214.202.*
陈毅还在中野呢,这次曲阜会议是饶粟谭主持,宋时轮闹脾气是因为1947年8月他指挥的十纵在国军围攻下仓促北渡黄河损失很大,引起中央发电报来问责,由此宋时轮一年来都憋了一口气,而在会议上当年口头下令十纵可以北撤的陈士渠对这事不置一词。话说这次会议上陈士渠也因为之前在和中野同志的合作交往中骄傲自大而被批评,正不爽中呢。
【 在 wyid (yz) 的大作中提到: 】
: 宋时轮很服陈老总了
--
FROM 114.214.202.*
不好说,我感觉罗荣桓建国后也没在各种矛盾中起过什么作用。
【 在 bittersmile (~smile~) 的大作中提到: 】
: 刘和彪哥个人交情差不多是兄弟之情,都追过同一个女人的。
: 刘固然和彪哥很铁,但是他更大的根基是在太祖,这是他和后来那四大金刚的本质区别。
: 有人说刘不死就是妥妥的林党分子,这还真不一定。
: ...................
--
FROM 114.214.202.*
但罗的许多任职就是大将资历,比如1932年的红四军政委、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教育长和副校长、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晋察冀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
【 在 wyid (yz) 的大作中提到: 】
: 罗大将的大将其实也挺勉强的,大部分时间搞保卫工作,李克农才上将,资历地位比罗深多了,罗上将比较合适
--
FROM 114.214.202.*
的确,在东北时罗荣桓从1946年7月去苏联治病,1947年6月才回国,这段时期正好是东野从最艰苦的时候到转入战略性反攻的重要时期。
至于建国后,小矛盾大家互相顾着面子关系,不用罗荣桓就能搞定,大矛盾比如高饶事件、58年反教条主义运动、59年庐山会议、60年代谭政被批倒等也没见罗荣桓起啥积极作用,期望他不早逝而不出913事件那是空想了。
【 在 iceflare009 (呵呵) 的大作中提到: 】
: 罗哪里有这个能力呀,军队轮不到他插手
: 解放后,除了太祖不说,开始5号掌军,后来是彭总掌军,在军队说一不二,连太祖都要妥协,已经是常委的林在军队发言权也不如彭。彭之后,就是林,贺,罗大将,叶,林在军队实力比彭差多了,连军委秘书长都不能用自己人。
: 罗就是仗着太祖嫡系,在山东赶跑了朱,徐,陈光等人,把别人的功劳站了,他不会打仗,就这一条就决定了,徐,陈在,他没法做军事一把手。
: ...................
--
FROM 114.21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