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史上最不屈不挠的革命运动领导者
近代史:史上最不屈不挠的革命运动领导者
在天安门广场上,除了能看到毛主席的像,我们还能看到另一个人的画像。大家猜猜是谁那么厉害?
每逢“五一”、“十一”,孙中山先生的画像会摆放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您家乡有中山路吗?我们团队做过调查,在中国以人名字命名的街道最多的是中山路。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连用“三个伟大”来评价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我们团队做过统计,中山先生为了推翻满清、建立共和这一个目的,先后领导和发动了16次革命!为了推翻满清,武昌起义前中山先生一共发起十次起义,武昌起义后,为了创建共和,中山先生又先后发动了五次武装革命( 二次革命、护国、护法、二次护法、前期北伐)。这16次革命,他只阶段性地成功了一次,其余或是失败或是靠着理想力量的支撑而艰苦卓绝地努力着直到他的生命终结。他的这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真是超出现代人的想象力了!
1894年11月,孙中山就在檀香山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次年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目标。1905年8月孙中山又在日本东京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接着他又把这十六字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1、第一次起义:未有发动的广州起义
1895年2月,在香港成立了兴中会总机关,并着手组织武装起义。同月,孙中山、陆皓东、郑士良、杨衢云、陈少白等在香港开会,决定联络广东各地会党和防营,于当年重阳节在广州起义;夺取广州作为根据地,并从这里北伐,以推翻清朝统治。起义的总指挥部就设在香港兴中会总机关,对外称“乾亨行”,以商业作为掩护。不久陆皓东等人又在广州设立了起义的指挥机关,对外称“农学会”。孙中山来往于广州、香港及家乡香山县之间,联络会党和防营,一切准备接近就绪,不幸起义前夕事泄,起义的领导者之一陆皓东被捕牺牲,孙中山等被迫走避日本。
2、第二次起义:惠州起义
1900年,孙中山乘义和团运动的时机,派郑士良前往广东惠州联络会党发动起义,又派史坚如到广州策动,他自已则从日本到香港,准备潜入内地领导起义。但香港殖民当局不准他登岸,只好又折回日本转渡台湾,打算再从台湾潜入内地。1900年10月,郑士良在惠州三洲田率三合会众六百多人起义,分东西两路进发,连胜清军,占领了新安、大鹏至惠州、平海一带沿海地区。起义军迅速发展到二万余人。为了取得海外接济,起义军向福建、厦门方向运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清政府,破坏了孙中山的接济计划。义军血战半月,终因弹尽粮绝而被迫解散。郑士良走避香港。
3、第三次起义:潮州黄冈起义,
从1907年5月到1908年4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孙中山和黄兴在两广和云南,接连发动了六次起义。当时孙中山的战略思想是:在华南沿海地区发动起义,容易得到海外饷械的接济;先夺取两广为根据地然后挥师北上。1907年3月,应清政府要求,日本政府驱逐孙中山出境。孙中山乃于3月下旬经新加坡到达越南,建立了同盟会分会,在旅越华侨中募集起义经费,并在河内设立了粤、桂、滇武装起义的总机关。之后,孙中山派许雪秋、余既成到广东潮州。5月22日,余既成,陈涌波率会党人士数百人,攻入潮州黄冈,以中华国民军的名义张贴布告。由于清军大举进攻,起义军坚持战斗数天,终因死伤过重而告失败。
4、第四次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
1907年6月2日,邓子瑜在惠州得知黄冈起义已经发动,即率领会党武装起而响应,起义军在惠州城外七女湖截获清军水师枪械,并攻克泰尾、杨村、三达、柏塘等一些村镇。各乡会党也纷纷赶来响应。义军与清军战斗十余日,终因敌我力量悬殊,最后不得不自行解散。
5、第五次起义:钦廉防城起义
1907年9月,孙中山派王和顺至广东钦州,发动那黎、那彭、那思各乡人民起义。9月5日,王和顺率领200多人攻入防城,以“中华国民军都督王”名义发布《告粤省同胞书》、《告海外同胞书》、《招降满洲将士布告》,申明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根本,扫专制不平之政治,建立民主立宪之政体,行土地国有之制度,使四万万人无一不得其所。革命军在战斗中扩大队伍达三千多人。但革命军进攻钦州府城及广西灵山等地均未得手。后因腹背受敌而告失败。
6、第六次起义:镇南关起义
1907年12月,孙中山派黄明堂(壮族)和关仁甫率广西游勇80多人,并联络清军内应,攻打镇南关,占领了右辅山的镇南、镇中、镇北三个炮台。孙中山率领黄兴、胡汉民从越南河内赶到镇南关亲自督战。孙中山还在阵地上为伤员包扎,亲手发炮轰击敌人,孙中山十分感慨地说:“反对清政府二十余年,此日始得亲发炮击清军耳!”并到炮台附近壮族村民聚居的地方访问、宣传。由于起义军枪械弹药不足,孙中山即返回河内筹办。清军旋以四千余人围攻右辅山。义军坚守炮台,血战数日,因寡不敌众,不得不突围而出。起义遂告失败。
7、第七次起义:钦康上思起义
1908年3月,孙中山派黄兴率领旅越南华侨中的同盟会员200多人,组成中华国民军南军,攻入广东钦州。在钦州、廉州、上思一带几十个村镇之间,转战40余日,义军队伍发展到600多人,战斗中先后击败清军一万人。后因弹药不继,义军宣布解散。
8、第八次起义:河口起义
黄兴率领起义军转战于钦州、廉州、上思一带的同时,孙中山又派黄明堂等人率领从镇南关撤出的革命军开赴云南边境,发动了河口起义。1908年4月29日起义军与清军中的反正部队会合,攻克河口。起义军又分兵出击,连克新街、南溪、坝洒,直迫蛮耗、蒙自。部队也由三百余人发展到三千余人。孙中山即委黄兴为云南国民军总司令,节制各军,并命他赶到河口督师。但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
9、第九次起义:广州新军起义
河口起义失败后,孙中山和他的战友们总结经验,认为军事斗争,不能仅靠会党人员,还应该运动清军,尤应在新军中进行工作。1909年10月,在香港成立以胡汉民为支部长的同盟会南方支部,策划以新军为主力的广州新军起义。由倪映典负责发动工作,朱执信等人分头运动防营、巡警及广州附近的会党绿林。1910年2月,广州新军与巡警发生冲突,清政府派兵镇压,倪映典趁机率三千新军士兵仓促提前起事。因准备不周,在广州水师的突然袭击下起义失败。倪映典壮烈牺牲。
10、第十次起义:黄花岗起义
黄兴于在香港召开会议,将在广州举事的时间定在1911年4月13日,并拟分10路进攻。由于温生才行刺孚琦,广东当局加强了戒备,加之部分款项、枪械未到,原定计划被迫延期。23日,黄兴潜入广州,成立起义指挥部。广东当局已风闻起义,加强了防备,并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形势变得越来越不利。26日晚,黄兴召集会议仓促间决定起事。敢死队突入总督署,总督张鸣岐逃走,起义军焚毁总督署后,在东辕门外与水师提督李准的大队亲随短兵相接。起义军浴血奋战,东奔西突,终因兵力严重不足而溃败。
起义失败后,黄兴负伤逃回香港,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被捕杀,死难的同盟会会员有名可考者86人,其中72人的遗骸由潘达微等出面收葬于广州东郊红花岗。潘达微并把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这次起义因而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11、第十一次起义:武昌起义以及后续19省的光复起义。
10月10日由文学社与共进会策划的起义在相当于连长的吴兆麟和相当于班长的熊秉坤领导下取得成功,10月底同盟会的领导人黄兴和宋教仁赶到武汉,使革命处于同盟会的领导之下,并同上海、江苏的革命产生联动。
孙中山在美国得知消息后,12月下旬回国,1912年(民国元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2月12日,宣统帝(溥仪)宣布退位,267年的清朝统治和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孙中山制定和公布一系列改革和进步的法令,3月11日,颁布带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2、二次革命
1913年3月,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武士英暗杀,孙中山认为是袁世凯所为,主张武力讨袁。7月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度流亡日本。
13、护国运动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改国号为中华帝国,以明年为“洪宪”元年;前云南都督蔡锷潜离北京,绕道回云南,于12月底联同李烈钧、云南都督唐继尧宣布云南独立,组成“护国军”,向四川、贵州、广西三路出兵。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4月9日,孙、宋庆龄等在日本友人田中昂寓所举行小型声讨袁世凯集会。4月27日,孙为讨袁大计,离日返国。5月1日,孙抵达上海公共租界。5月9日,孙发表《讨袁宣言》,号召推翻袁世凯。6月6日,袁世凯逝世。7月17日,孙在上海张园举行茶话会,与各界人士研讨袁死后之形势和建设方针。
14、护法运动
1917年7月,因段祺瑞为首领的北洋军阀解散国会和废弃《临时约法》,孙中山联合西南军阀,在广州建立军政府,被推举为大元帅,进行护法战争。但孙中山在军政府内备受军阀、政客的排挤,不得不于1918年5月辞去大元帅职务。第一次护法战争的失败。
15、第二次护法运动
1920年8月,孙中山指示驻闽、粤军回师广东,驱逐了桂系军阀。11月,孙中山回到广州,重举护法旗帜。
16、北伐
1921年4月,在广州就任非常国会推举的非常大总统,接着出师广西,消灭了桂系军阀陆荣廷的势力,准备以两广为根据地北伐。孙中山武力统一全国之策与陈炯明的联省自治主张发生冲突。陈炯明主张先定省宪,以确立民治的基础;再议国宪,循序渐进地推进和平统一。他认为北伐系消耗广东的民力与北方争霸。
5月9日,北伐军自韶关出发,兵分三路进入江西。6月1日,为说服陈炯明参加北伐,孙带两营警卫自韶关返回被粤军控制的广州城,命令陈炯明到广州面谈。6月2日,徐世昌宣布辞职,之后黎元洪复职。有人认为护法运动目的已达为由,希望孙下野,以求打破两个总统的僵局的呼声渐起。6月16日,陈炯明部下叶举在通知孙后,出兵围攻总统府,鸣炮警示孙离开广东。孙中山不得不转移到永丰舰。后经蒋介石领导的两次东征肃清了陈炯明叛军,为1926年正式北伐扫清了障碍。
更多原创近代史文章来自创新型的无佣金、无中介的二手房业主直售平台。微信公众号: 业主售房。
https://mp.weixin.qq.com/s/zMDTABREvofyauhkcSXtHQ
--
FROM 111.196.243.*
这部分历史应该拍出来。才能彰显孙中山和天地会的伟大
【 在 lxh9453 (lxh9453) 的大作中提到: 】
: 近代史:史上最不屈不挠的革命运动领导者
: 在天安门广场上,除了能看到毛主席的像,我们还能看到另一个人的画像。大家猜猜是谁那么厉害?
: 每逢“五一”、“十一”,孙中山先生的画像会摆放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您家乡有中山路吗?我们团队做过调查,在中国以人名字命名的街道最多的是中山路。
: ...................
--
FROM 124.240.47.*
没有TG的思想武装,一次都没法成功,尤其从广东往北打
【 在 lxh9453 的大作中提到: 】
: 近代史:史上最不屈不挠的革命运动领导者
: 在天安门广场上,除了能看到毛主席的像,我们还能看到另一个人的画像。大家猜猜是谁那么厉害?
: 每逢“五一”、“十一”,孙中山先生的画像会摆放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您家乡有中山路吗?我们团队做过调查,在中国以人名字命名的街道最多的是中山路。
: ...................
--
FROM 86.17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