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韩德勤反围剿的时候就被红军俘虏过
后来黄桥又被俘虏,真是老冤家
1931年4月,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二次“围剿”。韩德勤第五十二师奉命被调到南昌,他本人则兼任南昌卫戍司令。未几,第二次“围剿”失败,第五十二师主力被调驻清江(樟树镇)、新干、吉水等地,加强赣江防务。同年6月,蒋介石不甘失败,又向红军发起第三次“围剿”。这一次韩德勤第五十二师划归蔡廷错、蒋鼎文指挥。当韩德勤第五十二师和蒋鼎文的第九师,行至东固附近的方石岭时,遭到了红军主力黄公略部的伏击。这里山势险峻,道路崎岖,前后联络不易,兵力无法展开,重火器失去了优势。第五十二师很快就溃不成军.几乎全师被歼,就连师长韩德勤本人也成了红军的俘虏 [3] 。方石岭之仗,红军歼敌3000有余,俘虏人数超过5000。那么多的被俘人员,只有当天予以释放。韩德勤长相粗俗,混迹于士兵当中,还真看不出来。这个堂堂的国军师长,也领到了红军发给的两块银元脱身而去 。
--
FROM 185.176.77.*
不是黄桥被俘虏的,是43年山子头战役被俘的,而且在加入国民党之前还和顾祝同一起被刘帅俘虏过。不过他的命倒是很长,活了96岁。
【 在 wyid (yz) 的大作中提到: 】
: 后来黄桥又被俘虏,真是老冤家
: 1931年4月,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二次“围剿”。韩德勤第五十二师奉命被调到南昌,他本人则兼任南昌卫戍司令。未几,第二次“围剿”失败,第五十二师主力被调驻清江(樟树镇)、新干、吉水等地,加强赣江防务。同年6月,蒋介石不甘失败,又向红军发起第三次“围剿”。
--
修改:bhima FROM 139.205.197.*
FROM 139.205.197.*
是啊,这家伙完全不会打仗,命倒挺好
像陈时骥,被俘后慢慢思想上都转到红军这边来了,结果后来被五号给枪毙了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黄桥被俘虏的,是43年山子头战役被俘的,而且在加入国民党之前还和顾祝同一起被刘帅俘虏过。不过他的命倒是很长,活了96岁。
:
--
FROM 185.176.77.*
那是当时左的路线的问题,要兵不要官,宁都起义的两个将领也被枪决了。在当时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这种高级军官留在根据地是很不保险的。
【 在 wyid (yz)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啊,这家伙完全不会打仗,命倒挺好
: 像陈时骥,被俘后慢慢思想上都转到红军这边来了,结果后来被五号给枪毙了
--
修改:bhima FROM 139.205.197.*
FROM 139.205.197.*
五号为啥要毙他?
【 在 wyid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啊,这家伙完全不会打仗,命倒挺好
: 像陈时骥,被俘后慢慢思想上都转到红军这边来了,结果后来被五号给枪毙了
--
FROM 221.226.82.*
顾祝同还被刘帅逮住过?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黄桥被俘虏的,是43年山子头战役被俘的,而且在加入国民党之前还和顾祝同一起被刘帅俘虏过。不过他的命倒是很长,活了96岁。
:
--
FROM 117.136.8.*
刘帅给了韩德勤200块,让他去找北伐军去了
1918年,韩德勤自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分配到北洋军阀皖系吴光新所属混成旅当见习官,一年后升少尉排长,后又转到川军第一混成旅司令部当参谋,不久调任第一团当副团长,团长即刘伯承!
1925年,韩在军阀内战中负伤,返回江苏洋河。这时顾祝同已当上国民革命军第三师师长,两次写信叫韩到广州,韩犹豫不决。刘伯承在上海知道后,约韩到上海,亲劝韩去广州参加北伐,并赠200元旅费。
【 在 hpsk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顾祝同还被刘帅逮住过?
: :
--
修改:wyid FROM 185.176.76.*
FROM 185.176.76.*
1922年,刘伯承是川军第二混成旅,第一团团长。第二混成旅旅长张冲,虽然是绿党,但对军事不大懂,平时训练三个团长分任,战斗指挥,刘伯承任总指挥,让刘伯承指挥全力作战,。
刘伯承这个团是一个大团,人多武器好,军阀刘湘多次提醒他的部下,同刘伯承作战时间要特别注意:“你们不要小看他这个团长,他那个团人多的很,过去熊克武打了败仗,都是刘伯承给他收拾烂摊子,他厉害的很。”
有一次,刘伯承带着他的第一团攻打义昌,和吴佩孚到一个旅发生了激战,刘伯承根本没把这个旅放在眼里。
敌军凭借一大片水田实施阻击。刘伯承赶到前沿观察后,命令部队立刻兵分两路,一路绕到侧翼,在旱地佯攻,另一路在水田主攻,旱地攻击开始以后,敌人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过去,这时刘伯承一声令下,主攻部队一下子从水田中冲了过去,敌人很快就被打垮了,一个团战胜了一个旅。
事后有部下不解地问他:“团长,你向来不主张从正面硬攻,为什么这一次要冒险?”刘伯承回答道:“敌人满以为有水田可作障碍,我一定会从侧翼进攻。这种情况下,侧翼恰恰是敌人的硬脑壳,碰不得,所以我才要给它来一个出其不意。敌人是头笨猪,根本不懂得防御,水田不是湖泊,算不到障碍。”
敌军果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第一团冲过水田,将其予以全部包围缴械。
战斗中,刘伯承部队抓到了不少俘虏,其中就有韩德勤,韩德勤当时还是个下级军官,在双方交战中,他了解了刘伯承的一些情况,为刘伯承的魅力所折服,就决定留着刘伯承的队伍里。这个人20年以后担任了国民党江苏省主席,被评为国民党军陆军中将。韩德勤还把自己的好友也介绍到这里,有个叫顾祝同的,20年后成为蒋介石的总参谋长,在解放战争中,刘伯承的主要对手。
韩德勤在刘伯承任团长的一团任团副。从此,两人便结交相识了。刘伯承见韩德勤言谈文雅,年轻有为,又是军官学校毕业生。认为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对他十分器重。韩德勤认为刘伯承他胸怀大志,深通韬略,骁勇善战。两人相识之时,都有相见恨晚之感。他俩一同行军作战,餐风露宿,一起促膝交淡,朝夕相处,结下了心腹之交。
1924年,刘伯承在一次交战中,腿部负伤,因此离开部队去成都冶疗。次年,韩德勤也因负伤返回原藉江苏。两人从此分手,虽然相隔千里之遥,但互相依然念念不忘。
1925年5月,刘伯承跟随吴玉章到上海,特地给在南京齐燮元督军署当上尉候差的韩德勤去了一封信,约他到上海一晤。约他到上海一晤。信中劝他迅速离开南京,去到广州参加国民革命军,在此之前,顾祝同曾两度来信邀韩德勤去广东参加国民革命军。由于韩德勤对当时的时局缺乏认识,所以一直犹豫不决。这时,他又接到刘伯承来函相邀,而且言词恳切,情真意挚,于是便应约赶赴上海,会见了刘伯承。两人睽离重聚,当然万分高兴。刘伯承向韩德勤阐明当前发展和国家民族之前途以及时代潮流之趋向,力劝他去广州参加国民革命。在刘伯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导下,韩德勤终于下定了决心。当时,刘伯承见韩德勤手头拮据,就慷慨解囊,赠送他二百元钱,作为去广州的路费。韩德勤对刘伯承深表感激。1926年春节后,韩德勤毅然离开南京,到广州后就参加了国民革命军。
1948年3月,韩德勤任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成为刘伯承的对手。无论是顾祝同还是韩德勤都不是刘伯承的对手。在解放战争时期,把他们打得丢盔卸甲。
【 在 hpsk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顾祝同还被刘帅逮住过?
: :
--
FROM 185.176.76.*
既生瑜何生亮,威胁到自己地位了
【 在 baggio204 的大作中提到: 】
: 五号为啥要毙他?
--
FROM 59.109.150.*
都是人精,戏精,哪里什么完人
【 在 W760 (W760) 的大作中提到: 】
: 既生瑜何生亮,威胁到自己地位了
--
FROM 114.85.160.*